【人物專訪】人類未知的最前線: 2023年傑青張偉賢 (Wilson)
6610
post-template-default,single,single-post,postid-6610,single-format-standard,ajax_fade,page_not_loaded,,select-child-theme-ver-1.0.0,select-theme-ver-3.1,popup-menu-slide-from-left,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1.2.1,vc_responsive

【人物專訪】人類未知的最前線: 2023年傑青張偉賢 (Wilson)

【人物專訪】人類未知的最前線: 2023年傑青張偉賢 (Wilson)

2023年度的十大傑青得獎者張偉賢 (Wilson) 是一位極地科研遠征顧問專家。以其深入的極地科學研究和貢獻,贏得了極高的聲譽。他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在極地遠征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於推動人類對極地地區的理解和保護起著關鍵的作用。

他的極地研究和探險貢獻得到了全球的認可,並在2022年被探險家俱樂部評選為改變世界的50名探險家之一。他還是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IASC)和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AR)的成員,對於協同和推動兩極地區的科學發現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2018年第二度滑雪到南極點

萌生好奇 專業遠征

雖然公眾一般會理解Wilson是一位探險家,但Wilson指「探險」這個詞並不適合用來描述他的工作。

“「Expedition」並不等同於探險,因為探險意味著存在風險,

而我們在遠征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控制風險。”

因此,他們的工作應該被稱為科學遠征或Scientific Expedition。他舉例說,阿波羅的任務,我們並不稱之為登月探險,而是登月遠征。他承認,在亞洲對於Expedition這個詞並沒有太多概念。例如爬山有很多英語名詞,像是Hiking、Trekking、Mountaineering、Alpine等,但在亞洲,缺乏這樣的形容詞。中文我們更傾向於使用「遠征」這個詞,所以他建議在媒體或公開發表時,使用Scientific Expedition這個詞應該更加準確一些。

當被問及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科學遠征時,Wilson的回答充滿了熱情和決心。Wilson童年時期,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母親經常帶Wilson到圖書館看書,免費之餘環境又舒適。Wilson酷愛閱讀,由其是百科全書,讓他從次接觸了外面的世界。擁有知識卻未能親身體驗,讓Wilson更加渴望看見這個世界。直到中學時期,獲校長資助到日本交流的機會。初次離港的體驗,讓Wilson對這廣大的世界渴望有增焦減。

Wilson喜愛科學遠征是因為他想成為那個發現「人類未知最前線」的人。對他來說,「人類未知的最前線」就是一個沒有人曾經做過的發現。例如,你是第一個人發現或者第一個人前往某個地方。他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看到陸地,也不知道應該攜帶多少水和食物。他就是去面對這些未知之數。

在巴芬島的Penny冰蓋上採集冰心樣本

世界教會Wilson的事

人生旅程充滿了豐富的學習和體驗。他曾在哈薩克讀書,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哈薩克的阿拉木圖,曾是絲綢之路的一站,意思是「大蘋果」。因為在沙漠中,這個貿易站點有蘋果供應。後來Wilson繼續前往烏茲別克,然後去了伊朗,在那裡他逗留了半年時間,學習了俄文和當地的民族文化。當地居民是遊牧民族,Wilson非常喜歡他們與大自然的關係。

令Wilson對伊朗產生熱愛的,除了環境,還有人情。他記得從土庫曼過境的時候,一坐上計程車,司機就煲了杯茶給他喝,並告訴他不需要付錢。司機不但載他回家,更邀請他到家裡吃飯。這次經歷讓他深深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去愛一個人。這些地方保存了很多人性,也教會了他用真身去體驗事物,才能有真實的感受。

曾經在加拿大北極進行冰川研究的經歷,讓Wilson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感到非常困惑。在那次遠征中,一個同事在滑雪時不慎撞傷了頭,情況十分嚴重。他們急忙將他送到最近的社區Pond Inlet的醫療中心。然而當時只有一名護士在場,並被告知需要等待遠程醫生的診療。他們等待了七個小時,但最終並未得到實質的幫助,只是被建議回家休息。

這次的危機讓Wilson驚覺,我們每個人都住在地球這艘太空船上,我們卻對其他物種的生存狀況漠不關心。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我們似乎無法真正感受到它的影響。儘管颱風頻繁且降雨增多,但這些只是短暫的一、兩天。我們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來應對這些問題,但對於邊疆地區、因紐特人或第三世界國家等又有誰在乎?人類以外,他尤其難過從未關心過自然界的鄰居,例如企鵝和北極熊。每天都有兩種不同的物種滅絕,有誰會關心即將到來的第六次大滅絕?然而這次滅絕是由我們自己造成的。

在哈薩克斯坦參加當地人的婚禮

在伊朗街頭上當地人送給Wilson的麵包

自然與人的連結

人們對環境問題漠不關心,是因為與大自然脫節,甚至是斷裂。

“你不會故意弄壞你的房子,會好好保養它”

當人和自然失去了連結,人容易遺忘什麼才是真正的家。住在城市裡太久,偶然到自然中行山、郊遊,我們誤會了這是一日遊的旅程景點,其實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家。Wilson比喻地球是一棟租來的房子,人不但不關心它的變化,甚至破壞以至每況愈下,令剩餘期限不斷縮短。Wilson呼籲,我們應該認識到地球是我們的家,這個家供應我們所需,包括我們生存必須的水和空氣,而且不需要我們付出代價。

Wilson作為這個世界的觀察者,如何面對生命的脆弱,Wilson提出了深思熟慮的看法。對於觀察者而言,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他們只是旁觀者,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無法改變事實。即使是面對生死,他們依然是被動的旁觀者,這樣的觀點使得他們面對這些情況時,能夠保持著冷靜的心態。觀察者深知人們在面對傷心時會流淚,但傷心背後的原因卻是無法改變的命運。無論是親人的離去,還是人群的分散,這些都是注定無法改變的現實。人們的離去已是必然,這是他們所必須正視的現實。然而,這位探險家對於這些不可改變的事實並不感到害怕或限制自己。他反問為何要害怕,為何要限制自己?相反,Wilson更加關注著未來,未來的變化將會如何影響下一代的生活。同時,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環境變化,也是人們經常忽視的議題。這些未知和無法預測的挑戰,使得他們更加意識到心理力量的重要性。身體力量或許能夠帶領他們走向終點,但只有心理力量才能引導他們重新開始。

作為觀察者,他們清楚自己無法左右世界的運行,但卻能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那些無法改變的事實,同時迎接著未知的挑戰。這種堅韌和鎮定,正是讓他們在觀察極地生命時,能夠以平和心態迎接各種情況的原因。

在南極半島上的企鵝群

在一個充滿挑戰與變遷的世界中,保護環境與理解自然的平衡日益變得重要。對於研究極地環境的Wilson來說,這個任務不僅是職業,更是一種使命,這不僅是一段專業的探索,也是對人類命運的深刻反思。

Wilson在工作中經常面臨嚴酷的真相。當被問及在工作過程中有何時刻讓他感到最興奮時,他的回答出人意料:他並未感到興奮,反而是深感傷心。計算出冰川融化的速率後,面對那些驚人的數字,他感到極度沮喪。Wilson坦承,即使他的發現和言論可以提醒世界,但他們似乎無法改變這個不斷進行中的命運。這是人類共同的命運,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面對環境的危機,Wilson提出一些思考。他認為跟隨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是一種高效的方法,但他同時指出,我們可能需要更多措施來喚起大眾對保護環境重要性的共識。在這個過程中,他特別提到了我們忽略的一個重要因素:Inuit(因紐特人)的傳統知識。

他指出,雖然現代科學對冰川的研究有著約70年的歷史,但Inuit人民已在極地環境中生活了超過5000年。他們的口述傳統和對自然的深刻理解,比現代科學的知識可能還要豐富。這位科學家認為,我們過分依賴主流的西方科學方法,而忽視了大自然本身的智慧。他提議,也許在地理學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我們能找到所需的智慧,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在面對環境危機時,除了科學研究外,我們也需要考慮和尊重傳統知識,結合不同文化和經驗來共同面對這個全球性的挑戰。這不僅是科學的問題,更是人類共同的責任。

在北極夜空綻放的極光

下一個目標、下一個世代

Wilson作為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的成員,透露了他們對未來的宏偉計劃,並對年輕的科學家和探險者提出了建議。

Wilson表示正參與策劃2032年的第五屆國際極地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此次活動的核心之一,在於融合傳統知識與當代科學,從而多角度深入探究極地生態系統。舉例來說,因紐特人這一群體,就擁有關於冰雪環境的豐富傳統智慧。他們細致觀察冰川的變遷,並對特定地區的海冰裂變進行年度監測。因紐特人使用超過六十種獨特詞彙來精確描述海冰的各種狀態,這些詞彙不僅豐富了語言,也是他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極地區居民如因紐特人對冰雪現象的觀察尤為重視。同樣地,在芬蘭,當地居民有諸多詞彙來描述不同類型的雪花,這有助於他們更細緻地觀察與記錄雪的變化。這樣的語言和文化互動,形塑了人們對極地冰雪環境的認知和理解。

在談到年輕人對科學和探險的興趣時,Wilson引用了愛因斯坦的話,強調“好奇心、專注力、毅力和自我反省的能力”是成功的關鍵要素。他們特別強調好奇心的重要性,因為它能夠激發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對於香港的年輕人,專家認為他們在好奇心和想像力方面有進步的空間。Wilson強調創意思維的重要性,認為需要更多的機會和空間來發揮年輕人的創造力。他們提到,勇於探索和提問是理解和解決問題的關鍵。以太空探險為例,即使在月球上遇到冰川,沒有好奇心和想像力,也難以發現和探索更多未知之謎。

我們希望能夠利用微重力的條件,在太空中進行冰的形成實驗,以瞭解冰的構造在無重力環境下會呈現怎樣的狀態。因為我們所瞭解的冰的特性都是從地球上得到的,而在整個太陽系中,包括月球上的隕石坑中都存在著大量的冰體。透過這些實驗,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地球以外的冰是如何形成的,進一步擴展我們對宇宙中的冰的認知。

我們探索外太空,不僅僅是為了探索外太空本身,更重要的是瞭解地球更多的屬性。所有太空人回到地球後,都能夠體驗到一種被稱為「總覽效應」的現象,這使得他們更加渴望瞭解地球,更加珍惜我們的家園。

在北極海冰上工作的情況

對家的回饋

Wilson在香港成立 ASIA YOUTH ALPINE MENTORSHIP PROGRAM 的背後是一個熱切關懷的心靈,一個對年輕一代的啟發與投資。Wilson身為南北極多個委員會的積極成員,這位探險家深刻體會到未知世界需要年輕人的參與與引領。香港,這個充滿資源和活力的都市,成為了他策劃這個 ASIA YOUTH ALPINE MENTORSHIP PROGRAM 的地方。這不僅是一個機會的創造,更是一個夢想的孵化場所。他希望有一天,這些在計劃中成長的年輕人能夠超越他所能達到的境界。他深信,集體的力量勝過個人的孤軍奮戰。因此,這個夢想不僅僅是他一人的,而是一個共同體的追求。在這個旅程中,得到了來自香港眾多支持者的幫助,不論是捐款、志願導師還是學員,他們自費參與,沒有接受任何外界資助。這個計劃正是基於他們的支持和共同努力,綻放出希望的光輝。

在香港淺水灣附近遊繩下降

小編感想

本人好開心今次有幸訪問了張偉賢先生。這次訪談給了我許多啟發和感受。Wilson的成就讓我深受鼓舞,他的故事讓我相信,只要我們擁有堅定的目標和積極的態度,即使面臨困難,正面的態度都能帶我們走到終點。

通過這次訪談,我深刻體會到態度對於成功的重要性。Wilson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各種挑戰,並且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這種態度不僅讓他能夠克服困難,還能夠不斷反思並向他人學習。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提醒我們在面對困難時要保持堅定的信心和積極的態度,學會欣賞和尊重身邊的人和事。我看到了Wilson他對他的事業的熱情和好奇心。他不僅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例如計算冰川溶化的速率,還以謙遜的心態關心年輕人。他建立了一個組織,讓香港的年輕人有機會追尋夢想,並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培養更多本土探險家。

此外,這次訪談也讓我明白,成功需要長期的努力和堅持。Wilson在他的旅程中遇到了許多挑戰和困難,長時間在海外,但他從不放棄,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這種堅持和毅力令我深受感動,也讓我更加堅信,只要我們努力奮鬥,實現自己的目標。可能最終的答案未必是我們所期望的,但每個答案都是一個啟示,提醒我們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需要改變的。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欣賞和尊重是至關重要的,同樣,對大自然的尊重和聯繫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將珍惜這次訪談的經驗,並將從Wilson身上學到融入我的生活中,不斷努力成長和進步。

文:太平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