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專訪農業專家葉子林先生:香港農業的前世今生
在香港這片熙熙攘攘的城市中,孕育了無數默默耕耘的農夫,如今他們的後代正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農業的新篇章。我們有幸採訪了農二代兼農業專家葉子林先生,深入探討香港農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以及他對農業的熱愛,從他在技術上的不斷探索到他對農業政策的關注。
葉子林先生現職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再生農業部經理,至今參與本地有機農業工作超過二十年,管理之農業生產項目包括果園、菜園、茶園、蜂園等。他熱心推動本地農業,在設計和任教各類農業培訓課程 以及策劃農墟等項目方面經驗豐富。他多年來撰寫及編輯了多部著作,記錄本地農業以至新 界地區的歷史及發展狀況。
香港農業的歷史沿革
糧食自給率是國家安全當中糧食安全的重要指標,以維持社會的穩定糧食供應,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統計在2023年本地農產供應全港所需蔬菜的1.9%。葉子林先生指出,香港的農業自給率與國際標準存在差異。國際上所指的糧食自給率是指能提供基本營養供給的程度,而香港目前僅止於蔬菜自給率,約徘徊在1.6%至1.9%之間。這一數據反映了香港自戰後農業發展的現狀。
「香港的農業現時大部分都是種植蔬菜,這其實是戰後的事。戰前,香港主要是種稻米。香港蔬菜種植業在1980年代達到高峰,隨後便開始下降。」葉先生說道。香港農業的衰退始於內地的政治穩定及供港菜場的發展。由於成本較低,內地農產品對本地農業帶來了挑戰。「90年代可以說是香港農業的黑暗時代,沒有人入行,許多農地荒廢,大量地產囤地出現。」葉先生如此描述那段時期。然而,2000年後有機農業的興起為香港農業帶來了轉機。這一新興的農業形式逐漸從九十年代的城夫農夫模式,發展成為一個具生產規模的行業。「2000年後新開的農場九成以上都是有機農場,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對健康食品的關注,以及有機蔬菜在市場上有更大的生存空間。」葉先生解釋道。
當前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儘管有機農業帶來了希望,葉先生也提到,近年來的移民潮對香港農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近兩三年的移民潮對香港農業的影響很大,很多從事有機農業的中產階級移民了,甚至一些知名農夫也離開了香港。」葉先生表示,這一現象為原本上升的趨勢潑了一盆冷水。此外,他還提到,農業從來不是一個容易賺錢的行業,每年都有農場結業的消息。通關後,新的農場數量並未見增加,這也讓人對香港農業的未來感到擔憂。
葉子林先生自己種的作物
銷售制度的歷史與變遷
香港農業的發展歷經高峰與低谷,有機農業的興起為其帶來了新的希望。然而,移民潮及其他挑戰仍然存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仍需密切關注。葉子林先生指出,香港農業的銷售制度在不同時期有著顯著的變化。過去,蔬菜的銷售是由蔬菜統營處( Vegetable Marketing Organization)和菜聯社(The Federation of Vegetable Marketing Co-operative Societies, Ltd)聯合各個合作社負責,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銷售系統。「在50至80年代,香港的蔬菜銷售系統非常穩定。農夫只需專心種菜,銷售方面由菜聯社和蔬菜統營處負責,這樣的安排讓農夫們可以專注於農作而不用擔心銷售問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穩定的系統也面臨挑戰。尤其是進入千禧年後,有機農業的興起帶來了新的問題。
有機農業的銷售挑戰
有機農業的銷售無法再依賴傳統的銷售模式,因為傳統的銷售渠道無法發揮有機菜銷售價較高的優勢。「舊制度用唔到,而新嘅制度又無成立到。有機農業雖然成為主要農業形式,但係冇一個好好嘅銷售制度去支援佢哋。」葉先生指出。葉先生強調,目前有機菜的銷售主要依賴農墟和網購平台,但這些渠道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有限。
農業政策的缺位及新一代農夫的挑戰
「香港農業政策上,其實可以放更多資源和支持在農墟發展上。」葉先生建議,農墟可以成為一個有效的銷售平台,政府應該提供更多支持。 除了銷售渠道外,葉先生也提到土地問題。香港雖有三四千公頃農地,但活躍耕地僅有七百多公頃,土地供應不足導致新入行農夫難以找到耕地。「好多農地嘅地主唔願意出租,因為土地太容易被改變用途,他們期望更高的利潤。」葉先生解釋道。
葉先生還談到新一代農夫面臨的挑戰。他們不僅要掌握種植技術,還需要處理銷售、宣傳、物流等多方面問題。
「現代農夫要萬能,從種植到銷售全都要自己來。」葉先生說。 新入行的農夫中不只有年輕人,也有一部分是中年人,他們有一定的資金和工作經驗,在生產規劃上往往能夠堅持得更久。
葉子林先生老家的相片
新界菜農二代:葉子林的農業新篇章
話說回頭,原來葉子林的父母是新界的菜農。「這一代人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共同點。」他說道。很多人誤以為新界菜是由原居民種植的,其實不然。當時參與新界菜種植的原居民比例很少,反而是很多原居民前往英國、荷蘭等地打工。從1950年代初到1970年代,由於國內的內戰和政治運動,社會的不穩定引發了大量內地人湧入香港。這些人來到香港後,市區的部分住在寮屋,導致了香港的徙置區和石硤尾大火等一系列社會問題。而在新界,這些人則成為了新界菜農,可以說那是一個以外省人為主體的新界菜時代。
「到了農二代,從事農業的比例並不算特別高。就像其他行業一樣,醫生的子女未必都成為醫生,農夫的子女也未必都從事農業。」他說道。以前,農夫的身份是世代相傳的,但到了90年代,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存在。大多數農夫的父母並不希望子女繼續從事這個行業。在東亞地區,包括韓國、日本和台灣,千禧年之後出現了一種叫「半農半X」的現象,即參與農業不一定是因為家庭身份,而是因為對農業和鄉村生活有自己的看法和追求。很多人從城市返回鄉村耕田,這個趨勢在千禧年之後尤為明顯。
葉子林的父母那一代是為了生存而耕田,他們作為難民來到香港,只求有口飯吃根本不會談什麼理想。而葉子林進入農業,則是因為他覺得這個行業有趣。「我入行嘅原因就係因為覺得呢個行業好玩。點會留喺度呢?一係就過癮,一係就搵錢。農業錢搵得唔多,咁梗係要好玩呀。」他笑言。
家庭與興趣的結合
雖然葉子林的父母並不希望他從事農業,但他的成長環境讓他對鄉村和耕田有基本的認識。真正讓他走上農業道路的是他的哥哥,其後在嘉道理農場的經歷讓葉子林對農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路做裏面又真係幾好玩,又有種菜又有生果又有茶,好多古靈精怪嘢,好開心,玩得好開心。」他回憶道。
這二十多年的農業生涯中,葉子林不斷在技術上磨練,掌握了種菜和種果的基礎。但近十年來,他更多地參與農業社群活動,並開設各種課程,從耕田到農業歷史、銷售等,探索農業的更多可能性。
推動農業的銷售與政策
葉子林還參與了銷售方面的工作,營運中環農墟,並積極推動網購平台的發展。疫情期間,這些銷售渠道尤其受歡迎,儘管「開關」後生意有所下降,但他仍然不懈努力。「我哋幫啲農夫收菜,接order,做咗啲好簡單嘅package、客戶服務,將農夫嘅菜交到消費者手上。」他解釋道。
葉子林對農業政策,特別是農地問題也非常關注。他與幾個單位合作進行農地研究,希望提高社會對農地的關注。「如果想香港農業有一個可持續發展嘅話,盡量提高社會對於農地嘅關注,我覺得呢樣係好重要。」他說道。儘管對未來保持謹慎的樂觀,葉子林依然堅持不懈地努力,希望能為農業保育做出一點貢獻。
對農業的熱愛與創意
葉子林在農業各個方面都充滿了熱情與創意,不僅限於種植,還涉及農業歷史、銷售、政策等。他認為,只要掌握了種植的基本邏輯,很多東西都是共通的。「其實喺種植上面有好多嘢都係共通嘅,咖啡樹嘅管理同果樹其實都係同出一轍。」
葉子林的農業之路充滿了挑戰與樂趣,他堅信,雖然困難重重,但只要有心,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葉子林的故事展現了一個全新的農業世代,他們不僅僅是為了生存而耕作,更是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與熱情。葉子林的農業夢,正如他所說的,是充滿樂趣與挑戰的旅程。
小編總結
與葉子林先生做訪問時,我深刻感受到現代農業背後的艱辛與堅持。葉子林身為新界菜農的第二代,他並非僅僅延續父母的農業傳統,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探索農業的新可能。他的熱情和創意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並展示了現代農夫在技術、銷售和政策上的多方位努力。
葉子林的故事告訴我們,農業不僅是生計的手段,更是一種對土地、對生活的熱愛與尊重。他多年的農業經驗與技術優勢,勇敢地迎接現代農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從而開創出一片嶄新的天地。這種建基於傳統又勇敢前行的精神,正是我們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所需要的。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更多人關注和支持本地農業,理解農夫們的努力與付出,並一起為香港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文:太平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