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天地】香港 – 昔日的小「農」村?
「香港由昔日的小漁村蛻變成現今的國際大都會」相信呢句說話香港人由細聽到大,但事實真的如此簡單,用一句就可以解釋一切? 在開埠前,「小漁村」僅形容當時以漁業為主的港島筲箕灣、赤柱等漁村,九龍及新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過去50年,這個城市經歷左農業發展的過山車。讓我們穿越時光,一同認識這段獨特的農業之旅。
開埠初期:農業的黃金時代
在香港開埠之初,農業是香港主要產業之一。新界的農場和耕地隨處可見,原居民以種植水稻為主,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元朗絲苗米可以說是當年佼佼表。明清時代,絲苗米曾是上呈皇帝的貢米。1950年代,元朗絲苗米成為香港人最愛的米食,不僅在本地聲名大噪,還遠銷至美國舊金山、歐洲等地。 客家人亦帶來了農業知識和技術,平整土地,建設灌溉系統,種植蔬菜、瓜果,養豬、雞、魚、鴨。這樣的農業生活持續了數百年。在九龍中部,有一個叫做芒角村,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村民以種菜、耕作維生,因此出現了大片通菜田、西洋菜田和花圃,並將所產的花朵、蔬菜和禽畜運往香港島出售。由於西洋菜是當時洋人少有在香港吃到的家鄉蔬菜,芒角村成為港島洋人重要的蔬菜供應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商人將「芒角」改稱為「旺角」,取其興旺之意,但原有的英文譯名Mong Kok就從未更改。其後,旺角城市化,通菜、西洋菜就成為街名,保存了當年此地的農業特色。
維持穩定:農業的黃金時代
70年代至80年代是香港農業的黃金時代。當時,蔬菜、活家禽、活豬和淡水魚的生產量都相當可觀。亦出現不少本地的著名農產品,如打鼓嶺雷公鑿苦瓜、川龍西洋菜、昂平雲霧茶、南涌蓮藕等等。最能留名”街市”的莫過於鶴藪白菜,傳說是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粉嶺鶴藪村某鄧姓叔公種出矮而肥、葉皺、極甜極軟的一種特別白菜,原種已經失傳,不過相信就是街市及超市見的「學斗」或「鶴斗」白菜的先祖。
*歷史檔案館facebook圖片*
當年政府實行「食物政策」和「豬政策」,確保食物儲備和本地生產能力,應對供應鏈中斷的情況。這段時期,香港的農地仍然廣泛存在,農產品供應充足,市民可以享受到新鮮的本地蔬果。然而,隨著城市化的加速,經濟起飛,土地被開發為住宅和工業用地,農業被視為不值得投入的產業,農地逐漸減少,農業面臨挑戰。
逐漸式微:外地進口菜的衝擊
隨著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增長,對土地的需求急劇增加。大量土地被用於房地產開發、工業用途和基礎設施建設,這導致了農地的縮減和農業活動的限制。農地被碎片化,農民失去了耕種的土地,這對農業產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1990年代開始,香港逐漸開放市場,大量內地農產品進口到香港。這些進口產品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和較低的價格,對本地農產品造成了競爭壓力。由於內地農產品的價格較低,本地農產品的銷售受到影響,農民收入亦因而減少。 加上,香港發生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包括禽流感和豬瘟等傳染病的爆發。這些事件引起了對本地農產品的疑慮,消費者對本地農產品的信任降低,導致本地農業面臨市場信心的下降和需求減少。香港政府逐漸減少對農業的補貼和支持,轉而專注於發展其他產業。農民失去了政府的直接支持和鼓勵,這使得農業變得不具吸引力和不可持續。農地被荒廢,流浪牛成為郊野的常客。
復興聲音:重新關注本地農業
近年,食品安全問題和外地食物價格波動引起市民對本地農業的關注。保衛石崗菜園村的行動和香港農業的生產值再次引起社會關注。政府也開始重振農業,提倡有機耕作和高增值農產品投資。本地農業的近況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有機會再同大家分享。 香港的農業歷史雖然曲折,但它總是一道經久不衰的風景線,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變遷和奮鬥。就如元朗絲苗種植都已復興,今年春造的本地稻米收成量為逾3400公斤,雖然與90年代近乎0的數字比較已有進步,但也僅夠約80人的一年食用量。香港現時有三千八百多公頃荒廢農地,如果積極復耕,將越來越多人可吃到「本地米」、「本地菜」,期待有一日可以做到「一樣米養七百萬人」。
撰文:Samson Chio 招振龍
10年香港澳門生態環境教育經驗,致力推動生態自然體驗、生態旅遊規劃及本地減碳減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