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點心
相信不少關注體重管理的朋友都會從營養師口中得知中式點心體積雖小,但熱量卻不低,原因是在製作點心期間會掺入了不少的豬油。然而,假日到茶樓飲茶卻可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和逗留時間較長的地方給一家人聚聚。因此,可能大家會感到矛盾,到底該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個平衡呢?或許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平衡」。
(網上圖片)
食物選擇方面,大家需先在眾多點心選擇中分辨出最「抵食」和「邪惡」的食物。大家可多選蒸點和包點配上一碗較少油分的主食如粥粉麵類。
舉例來說,蒸蝦腸、蒸叉燒腸、雞包仔、菜苗餃等等,均是脂肪含量較低的食物,而且其澱粉質含量較高,是相對低卡又飽肚的選擇。
(網上圖片)
至於主食類,建議點選白飯、小窩米線、粥點如皮蛋瘦肉粥、鯇魚片粥、及第粥或燒味飯/湯粉如瘦叉燒和白切雞去雞皮(薑蓉需分開上)等。
(網上圖片)
最後配上一碟白灼菜,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有助增加飽肚感。
(網上圖片)
然而,近骨位的肉類如豉汁鳳爪、豉汁蒸排骨和鮮竹卷等的熱量和脂肪量相對較高,大家適宜淺嚐,一件起,兩件止。
飲茶時,大家不妨在選擇點心時評估自己的食量、控制進食件數,不要「眼闊肚窄」,以致點得多吃得多。首先,可計劃進食份量。一般來說,正在體重管理的人士可進食4-6粒蒸點心配上一個叉燒包或雞包仔及一碗粥或一條蒸腸粉。縱使有些點心熱量較高,但只要懂得精明選擇食物,避免進食煎炸及高糖份油分的點心,大家還是可以吃得健康又滿足。
(網上圖片)
另一方面,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影響力也不容忽視。在進食點心時往往會沾上一些醬汁如甜醬、芝麻醬、辣椒醬、喼汁、豉油等,雖然這些醬汁的熱量看起來不算太高,但其鈉質含量高,大家還是適量進食。
(網上圖片)
最後,有人說飲茶時只要喝多點茶便可以去掉食物裡的脂肪。但其實飲茶的消膩感只是味覺感覺。攝取了的脂肪還是會被身體吸收而並不會被茶分解。因此,控制食量才是最重要的一環,提提大家不妨邊吃點心邊與朋友閒聊,慢慢進食,因為大腦接收飽足感訊息需時約20分鐘,減慢進食速度可有助於大家控制食量呢。
撰文:吳耀芬 (Kathy)營養師
香港中文大學食品及營養科學學士、香港大學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
Kathy具十多年執業營養師經驗,於2006年創辦「家營營養中心」。Kathy是香港極少數同時擁有營養學、輔導學、身心語言程式學、及催眠治療資歷的營養師。她以「身營心營」為理念,認為營養及心靈健康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她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識經驗,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營養減肥技巧―「7天循環減肥法」。過去多年成功幫助無數人士輕鬆健康地達到理想體重,當中更不乏城中名人士。
Kathy常獲傳媒邀請出席訪問及烹飪節目嘉賓,並於多份報章以及網上平台撰寫專欄文章。媒體包括無線電視、有線電視、亞洲電視、香港電台、新城電台、蘋果日報、東方日報、晴報、都市日報、AM730、頭條日報、U Magazine、3周刊、SundayKiss 雜誌、孕媽媽雜誌、OURS媽媽寶寶雜誌、Baby親子雜誌、經濟日報Topick網站、生活易Healthyd網站、新假期網站、Fam101網站…等等。
Kathy認為營養健康著重生活實踐,而營養師亦不單是營養知識的來源,更是引領受眾建立健康習慣的領航員。故此,Kathy以緊密的師徒制方式,透過一對一的教導和經驗分享,把她的營養輔導技巧、健康烹飪技巧、以及以人為本的管理概念傳揚開去。
著作有《瘦身解密》、《那些騙了您很久的超市偽健康食物》、《Superfood食癒力》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ka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