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矢志爭取動物權益 – 麥志豪訪談錄
相信動物對人類的重要性
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麥志豪予人非常有自信的感覺,可能與他熱愛網球運動有關。他曾經從事編劇、廣告,於30多歲時,已經冒起想在有生之年留下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的想法。Mark坦率表示:「我不是偉大的人,只是當時生活又不太有壓力,你可以說是回饋社會也好,我當時認為是時候留下一些東西在世界上。假若可以建立體制,以惠及後世,實為一件美好的事。」只是憑藉此理念,加上精密的「計算」,他相信動物對人類的重要性,但動物往往受到不公平對待。動物是弱勢社群中的弱勢社群,而且沒有平台發聲,故他選擇了從事動物醫療行業,因為有影響力,且他要做最專業及最有話語權的事業。他於2002年撰寫了計劃書向城中大富豪叩門爭取財政資助,可是最後對方不了了之。滿有雄心的他欠的只是一筆資金。
感激好友周慧敏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機緣巧合之下,與相識多年的好友周慧敏講出計劃,周只是一句話:「那你去做吧,錢方面我來應付!」周慧敏就舉行了2006年名為《Back For Love》的復出演唱會, Love指動物的愛。演唱會得出的收益全撥捐予他搞慈善事業,演唱會沒有標榜是為慈善。11月10日為第一間動物診所成立日,開張之後才知道當天就是她的生日。她當天也沒有主動提及。作為筆者當時我聽後極為感動,人至善的地方就是做了善事不為人知,也不當作什麼一回事。麥先生曾建議診所都以她為名,也被她拒絕。這些年來,她從不掛在口邊是她的功績。
動物醫療是權益運動
麥先生認為,人和動物一樣,在最弱勢的時候緊張就是健康。其他動物福利如狗廁所、狗公園也不及有錢看醫生來得重要實在。所以動物醫療是權益運動,是返回最根本的權利。另一位影響他成就動物福利事業的人是獸醫Dr James,他當時做義工,救了一隻被車車倒的大唐狗,盆骨與後腳都碎了,他當時表示已打算安樂死,就算醫治也需要10萬至20萬,此筆錢已經可以為100隻流浪狗隻做絕育手術。當時的獸醫Dr James二話不說,吩附診所的醫生通宵留下做手術,原來是動用了「 灰姑娘基金」此基金是幫受傷動物做免費治療的,是平時信任Dr James的顧客捐錢籌集的基金,數額不大的,而且沒公開。當時他在想,如果可以無限量地幫動物,把此概念變成體制,我一邊出力,一邊找有心捐款錢便可以了。雖然Dr James不贊成,而且預告了所有面對的困難、如人事、有人反對、受人挑戰、過程艱辛、負責人是否可以堅持原則到最後等。麥先生最後決定勇於面對,念舊的他把Dr James那張寫滿提示的小卡一直保留至今,以用來不時提醒自己。
基金的存在證明做著的事是對的
筆者欣賞他擇善而固執的性格,他表示對動物醫療是貧窮共享,背後理念是平等公義,迄今已經擴張至5間非牟利動物診所,動物主人可以用成本價惠顧動物醫療服務,獸醫都是專業水準。
而他創立的「NPV流浪動物醫療基金」,則是純動物福利,免費為流浪動物醫療,他表示若社會認同理念就有人捐款,若沒有人捐款,就等於社會上沒有人認同,道理就是如此簡單。他不需刻意宣傳,曾有相識很短的台灣女人認同他理念,捐了大額款項。
放開胸懷看承傳
近兩至三年他積極向漁護署及立法會反映動物的權益問題。不說不知道,他同時是健身及網球教練,喜愛公平,難怪也熱心為動物找回公平的權利。他眼見虐待動物在香港很嚴重,成立了動物警察,去監察周圍的虐待動物事件是否得到迅速而合理的跟進,對警方執法亦有讚有彈,平時又四出去社區及學校宣傳動物醫療理念。
他現在已開始逐步引退,還打算著書留下印記,他表示最重要保證離開前他所創立的制度是完善的。對於承傳的人是否可以如他一樣,他認為各施各法,放開胸懷看未來發展。香港人,看來應該也要學習麥先生,窮一生賺錢之餘,想一想我們可以為社會,為弱勢社群做些有益的事,筆者不希望香港人「窮得只剩下錢」呢!
太平山青年商會會員 – 郭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