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晨型人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星期日檔案》最近關近「晨型人」的一集。晨型人是指morning person – 即是十分早起床,利用清晨的時間運動、思考,特別早回到公司,如果情況許可也可以準時收工的人。在英國,有很多工作都允許彈性上班,因此,我也不自覺的培養了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成為了一個標準的「晨型人」。
看罷那一集《星期日檔案》,我便發現自己來倫敦居住後,生活習慣比在香港好了很多;而一些從香港來工作的朋友,也表示倫敦的生活質素比較好。可是,究竟除了上班時間彈性以外,倫敦的生活到底好在那裏呢?而又有沒有甚麼事香港人也可以借鑑呢?
1. 早睡早起:早上七至八時回到辦工室,己經有不少同事上了班。沒有加班的壓力,可以準時下班回家休息。而且,早上工作的效率也比較高。
2. 四圍行走:倫敦的地鐵又貴又常故障,所以可以走路的時候大家也選擇步行,多了活動身體較好。
3. 較少外食:雖然倫敦已比英國其他地方多餐廳,但大部分人放工後都習慣回家做飯休息看電視,少一點油膩、多一份手藝。
4.健身︰香港人喜歡行山打羽毛球等群體活動,但要定約會時間其實不容易。倫敦人則喜歡偷空閒時間去健室身:上班前,午餐時份,週六早上見朋友前,放工…做完立即離開不久留,時間比較零活。
5. 放假休息:如果你問英國人放假做甚麼,答案通常都是沒做甚麼、就待在家休息。不管是看電視、打理家居花園、還看書泡澡,總之就不外出。這跟香港人一有時間就出外,甚至去旅行是十分不一樣的。兩者的平衡十分重要。
倫敦人本身的文化十分多重,不是人人都如上所述的那樣;而英國其他城市和倫敦人的習慣也不一樣,好像在郊外居住的人,有時要駕車至一個效外才可以放心散步。所以此文不是想斷章取義,而是自己多年在倫敦生活,發現其文化可以予人的零活性,而從中對健康和生活質素有利的地方。
英國看來這麼棒,卻不是每一個人的夢想之都。下一篇文章,又來講講英國生活中有甚麼不好的地方。
倫敦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