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 – Sofie
783
post-template-default,single,single-post,postid-783,single-format-standard,theme-stockholm,woocommerce-no-js,ajax_fade,page_not_loaded,,select-child-theme-ver-1.0.0,select-theme-ver-3.1,popup-menu-text-from-top,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1.2.1,vc_responsive

原生家庭 – Sofie

原生家庭 – Sofie

自結婚後我娘無時無刻都叫我生BB,還叫親戚朋友一起來呼籲,有一次她傳我一堆好可愛的BB照片,然後說:「那小孩很像你兒時的樣子。」我:「我有那麼可愛!!!!」(沾沾自喜)然後我娘回覆:「你比他更白更可愛,優良品種要失傳。」我即時對著電話大笑,為達目的,她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我非常非常喜歡小孩,但一直不想生,因為我深深明白一個家庭對小孩的影響有多深遠,尤其是如果父母的婚姻關係出現問題。也不是說我婚姻有什麼問題喇(眼神閃爍),因為我在單親家庭成長,我覺得對我在感情路上或婚姻觀上都有很大影響,而這些影響是慢慢浮出來的。前一陣子看到王貽興說「單親長大既小朋友,一係好恨結婚生仔証明自己戰勝宿命,一係就完全遠離,唔畀自己有任何一個%覆轍重蹈。」我簡直點頭如搗蒜。
前面這一大堆廢話想帶出的主題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是指我們從小長大的家庭<——好無力的解釋。這個家庭對我們的性命、人格、價值觀有重大的影響,此時會有的人跳出來說:「鬼唔知阿媽係女人。」nonono(搖食指),我想說的是這個原生家庭的影響是非常非常重大和深遠的,而且並不那麼表面的。比如有很多人都覺得單親家庭的小孩要麼比較懂事或堅強,要麼比較容易走歪路,但有沒想過為什麼他們會比較「懂事」?在單親家庭之前通常都是夫妻的吵鬧,一個在吵吵鬧鬧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害怕與人發生衝突,不敢面對衝突,害怕與人不和,於是形成一種「盡量迎合別人的性格」,所以他們看起來好像比較懂事。那如果是那種冷靜的知識份子的夫妻呢?他們可能不吵架,但冷戰,表面上關係平和,但家庭疏離不親密,他們的孩子的人際關係也容易疏離,不輕易向人敞開心扉,如果是個飽歷風霜的大人還說得過去,但如果年紀小小就這樣不吵不鬧,這正常嗎正常嗎?另外一點比較多人會想到的,就是父母的分離會導致小朋友缺乏安全感和信任,在一段關係中很難建立安全感,如果拍拖幾咁煩呢?

如果單親加上阿媽一個女人仔獨自湊大三個仔女的背景呢,孩子通常會更懂事,尤其是最大的,他們往往不敢向父母要求什麼或爭取自己想要/需要的,因為會有成村人經常耳提面命他:「你媽好辛苦架,你要生性呀,唔好再激佢呀,好好讀書等時報答佢呀blablabla……」慢慢他會覺得對父母提出額外的求是自私的,長大後即使想要什麼也不清楚表達(注意:不敢表達但心裡是「想要」) ,導致常常失望,於是傾向自給自足,怕失望而與別人關係疏離。

在這一小篇文章不可能說盡原生家庭的影響,上面的只是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這個範疇簡直可以寫論文的吧?大家請自行google<—–好不負責任的人!(不關我事哦,是原生家庭害的)而這當中夫妻的關係對孩子的影響尤為深遠,所以有時我聽到有些孩子的爸媽比電視劇更離奇的人生,我都有一種「這些人應該抓去閹了」的感覺,大佬呀揸車都要考牌,做家務助理都要證書,何解弄條生命出來可以如此兒戲?(ok我知道這是人權什麼的我呻下而已不必認真) 希望為人父母的真的要做點功課,快去google原生家庭,好多睇嘢。(揮手下降)

 

喜歡閱讀,喜歡文字,對教育事務熱心的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