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 Sofie
1190
post-template-default,single,single-post,postid-1190,single-format-standard,theme-stockholm,woocommerce-no-js,ajax_fade,page_not_loaded,,select-child-theme-ver-1.0.0,select-theme-ver-3.1,popup-menu-text-from-top,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1.2.1,vc_responsive

家庭教育 – Sofie

家庭教育 – Sofie

咸豐年前,讀大學時我唯一的兼職就是補習,一下課就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咁去補習。(不過遠遠不及貴報總編,她是補習補到收入比好些全職OL多,要寫個服字給她。服!) 學生從住公屋到house的都有,其中有兩個給我印象非常深刻。
因為兩個女孩的家庭背景好像,都住那種像康樂園的房子,而且很有藝術天份。

第一個我遇到她時她中一(還是中二?唉人老記性就是差,捶背),她家裡做生意的,姐跟弟成績都很好,就是在聖乜乜聖物物那種傳統名校唸書,但她就只是一所普通學校讀,成績很一般(看得出我在積口德吧?),但是art非常好,很有自己的想法,和獨特的審美。有一次她學校讓畫臉譜,畫得漂亮的大有人在,但很多都是像舞會那種,或用很多顏色材料創作,但她只用了紅色和淺黃色,整個一拿出來就是覺得很特別,也很不「小孩子」。我不是視藝老師不敢評論好不好,我只是很震驚她那麼與別不同,而且小小年紀會問關於死亡關於人生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敏感有點憂鬱和有自己想法的小女孩,到她中三要選科時,我力說她一定要選視藝,最後她選了跟她八字相沖的經濟會計那些(翻白眼),沒有選art,據說是家人的意思。最後去了美國唸書,也是唸商科。

另一個女孩,爸爸是高級公務員,獨生女,非常有家教。她媽媽要求她稱呼還只是個大學生的我為「老師」,每次補習完,她媽媽都會說:「送老師出去呀。」有一次我留在她家吃飯,她父母會說「先幫老師夾」。她也是很有藝術天份,不是技巧很好的那種模仿,而是閒來無事自己畫張畫然後令人會「OMG」的那種,很有創意,不論是畫畫還是寫作。她不是頂尖聰明,但又不喜歡背書,到要考大學,以她成績絕對能考進三大一些不錯的科,但最終她唸了什麼呢?咳咳,她選擇了去美國一所唸建築很出名的大學讀建築,我一聽就覺得「唉呀怎麼我想不到呢」,因為我之前一直在想讀商科她一定很討厭,讀art她又好像沒有那麼細膩敏感,一聽到建築我就覺得好適合她啊!我問是誰叫她讀這個的,她說她父母讓她自己決定。我就想起有一年她家裡讓她決定暑假去哪裡旅行,小五的她選了絲綢之路。你看看身邊的中產哪個暑假不是歐洲日本的?

我在想,如果第一個女孩不是家裡有錢讓她去外國讀書,她在香港會怎麼樣呢?好多學校的精英班都是理科商科,大概是因為普遍都認為出路出較好吧?見過很多學生可能喜歡art喜歡中史喜歡地理,但最終都選了理商,每每這種時候,我都覺得很可惜,而更令人心痛的是聽到「我媽逼我揀」。

我不是覺得理商不好,只是覺得如果可以自己揀會開心啲囉!咩時候都係有得揀最開心。

題外話:如果你的文學呀art呀音樂呀到中三就止步,不知道成世人流流長遇到低潮時怎麼辦(有宗教信仰會好啲嘅),每當我遇到困境或很沮喪時,都很慶幸自己有從小有閱讀的習慣,尤其是讀一點點文學。

 

 

喜歡閱讀,喜歡文字,對教育事務熱心的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