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最近負能量滿滿的人

(網上圖片)
最近負能量滿滿的,右眼眼眉眺,萬是不如意。
不斷的和自己說,週末要來了﹑睡一覺便沒事﹑做個運動﹑食點好的﹑喝,一切會變好。那是一剎那變得好跟把不好的根源弄清解決,是兩碼子的事。
有些人活得比較自在,例如有一份不好的工作,有些人會說,要賺錢就是這樣,還是等放假去去旅行散散心吧。這樣豁達的心態令他們可以在不好的工作上捱一輩子。這樣或許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看到那個不好的工作以外,令自己能夠快樂的事。把心思放在快樂的事上面,換過來就能忘掉不快的痛楚。
有些人則不能。
有些人遇上不快樂的事,只能解決它。他們心中就只有「解決」這事才能真正解決自己的不快。就算有一萬樣其他能令自己快樂的事在發生,他們也不會接受一點點的失意。有時候我們叫這些人做完美主義﹑固執﹑悲觀﹑實用主義……是壞事嗎?也不盡然。反過來看,這些人有行動力。不好的工作,他們便努力轉工;不好的愛情,他們便分手要狠;不好的胖肚子,他們便做運動減肥。一生充滿鬥志的向上奮進,不讓自己停留在「不怎麼樣」的狀況當中。
可是現實十分複雜,有些不快樂的事不能解決,有些事看似有解決的辦法可實情卻令當局者進退維谷。這或許就是為甚麼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快樂的人,因為有時候甚麼都沒有辦法做﹑有時候做了也沒有效果。看看我們香港的政局,你們應該就明白這份心情了。
不快樂的人呀,在弄清楚自己是上述二者的那一類人後要問自己在不能解決的事上要選擇以甚麼方式去面對這種難過的局面。。
引一引中庸︰「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甚麼意思呢?中庸之道不能行(或是難行),因為有智慧的做過頭了,愚笨的人做不來。這引用在負能量上也很能通(當然能通,因為中庸是道理,貫通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嘛)。
文首提到的前者就是「不及也」,硬生生的食了苦頭,卻不思變通,也不作改變,一生也在不快樂中渡過,以逃避現實來換取不完全的快樂。後者就是太激動,不讓自己看到生命中其他值得微笑的事,一個勁兒鑽牛角尖。其實,二者皆為極端。仔細想一想,在任何一個大患難大逆境跟前其實沒有不容許自己快樂的必要;在一件長期負面的情況下也沒有忍受的必要。一邊微笑著去欣賞值得欣賞的,一邊看著不足的有幹勁的努力,如此平衡的心態,或許就解釋了要如何把中庸之道實踐出來了。
說起來好像很抽象,其實不。我看過有人因為一些事不快樂,好像是考試成績不好之類的,然後在生活裏完全提不起勁。去參加別人的生日派對,不快樂;母親做好吃的菜,沒胃口;看笑片,笑不出來,全然就是因為那份普普通通的考卷,「知者過之」;又或者是考不好就任由自己放縱,每天吃喝玩樂,完全不努力,一句我不是讀書的料子就大過天了,此乃「愚者不及」。那應該如何面對呢?考得不考就是自己的責任,安排好時間努力讀書,卻也安排好時間放鬆一下;不要過勞﹑也不要漠視愛你的人的感受,也不要太自我中心緊繃著臉。
難行嗎?Of course,孔子一早就說了,「道之不行也」。智慧是一輩子修煉出來的說﹗
中庸真有意思,我們都是凡人,面對的困難都是凡事。在不痛快的事前還是要痛快的喝酒,酒醒了繼續努力面對。這是我今天上班是在擠人的車廂裏悟出的道理,你們覺得怎樣?我現在就去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