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口面不知心
2328
post-template-default,single,single-post,postid-2328,single-format-standard,theme-stockholm,woocommerce-no-js,ajax_fade,page_not_loaded,,select-child-theme-ver-1.0.0,select-theme-ver-3.1,popup-menu-text-from-top,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1.2.1,vc_responsive

知人口面不知心

知人口面不知心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我曾經在不同的場合提醒在職人士掌握微觀溝通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得到信任才有機會獲得賞識,因為受到賞識才有機會表現自己。所以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未受上司器重賞識,很有可能是因為你在溝通上出了狀況,以至根本沒法使他人對你產生信任。個天……突然灰都唔知乜事!

微觀溝通(Micro-Communication)是觀人於微的一種能力。新派心理學代表人物羅拔.第爾斯(Robert Dilts)曾發表R.O.L.E Model,指出人類有著不同感觀慣性:視、聽、感、味、嗅覺(V, A, K, O, G),去認識、儲存、運用所接收到的資料信息。簡單而言,當一個人看完一套電影後,其最深刻的可能會是:1.場面(視覺關注)、2.對白(聽覺關注)、3.感受(感覺關注)。對慣於視覺處理資訊的朋友,會對電影的場景畫面特別深刻;慣於聽覺處理資訊者,則會對主角的對白或配樂感到深刻;同樣一套電影,對慣於以感覺處理資訊者,較深刻的往往是劇情對情緒上的感染與牽動。這種不同感官的習慣傾向,會影響一個人的個性,以及對資訊吸收的喜惡。能夠讀懂一個人的感官特徵,就更容易運用配合對方感觀習慣的方式溝通,通俗地說就是能以「更channel」、「更key」的方式進行互動,怎麼會不較易得到好感而產生信任呢?

一個視覺取向的上司,喜做事有效率的下屬,沒耐性聆聽過於詳盡的彙報,所以在互動時必須精準快捷,宜以重點式陳述,附上圖表圖像更有助他吸收。相反,一個聽覺型的上司,對行事快速的下屬會感到不安,甚至懷疑其做事草率不夠細心;所以向這種上司報宜多花點時間向他詳述,提供足夠的例證與數據支持,內容愈仔細愈好,這樣對方將更安心,覺得你做事夠細心。至於感覺取向的上司則有較多情緒上的連接,喜歡能理解及關注其感受的下屬,因此在彙報時宜從其感受出發分析問題,雖然情緒化的表現甚難猜透,但也必須讓對方清楚知道你在乎他的感受。

依據以上原則,與不同類形上司有效互動,升職加薪指日可待。緊記千萬別「知人口面不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