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淚,有罪?
2337
post-template-default,single,single-post,postid-2337,single-format-standard,ajax_fade,page_not_loaded,,select-child-theme-ver-1.0.0,select-theme-ver-3.1,popup-menu-slide-from-left,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1.2.1,vc_responsive

流淚,有罪?

流淚,有罪?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還記得自己上一次流淚是什麼時候嗎?

 

在香港土生土長,總會聽過「男兒流血不流淚」的說法。華人文化強調關系和面子,不容許隨便眼淚,也不容許淚水泛濫,接受不了憤怒和羞恥,脆弱和失敗更遑論宣之於口。

流淚,不知怎的就是被塑做成懦弱無為的代名詞。在高舉知性、鼓勵批判的風氣下,我們無意識地壓抑了負面情緒,禁止情緒上的吶喊,強調問題處理;要用所謂的理性去維持生活效率,解決情緒的波動。哭,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表現,變成了最原始的禁忌。

很羨慕能輕易落淚的人,當然不是走路摔倒就想哭、剛好下雨就順便想死的自命悲慘症候群患者;而是能夠為電影劇情而落淚,又能因為一口好味雪糕而幸福滿溢的那種人。

上一次流淚,記得是今年二月。駕車期間跟友人談起寵物離世的話題,說著說著就紅了眼眶,眼淚不由自主流了下來。偶偶,看戲、婚宴、喪禮…,也會有流下眼淚。然而,上一次大哭,已經忘記了是甚麼時候,也忘記是為了甚麼事情。好像,要大哭一場,已是一件很難的事。

現代人習慣強裝積極殷勤理性,每日被生活擠壓,在不斷追求思想知識豐富、外在形象完美的社會氣氛下,憤怒和眼淚可有位置?一個不會流眼淚的人,就一定是個堅不可摧的人嗎?反而,把情感抑壓,把情緒耗竭;即使心靈淌血無人聽見,也把身體變成一個充滿負面情緒的容器。稍一不慎,情緒就如火山般爆發,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與其壓下,不如抒發,細心聆聽眼淚背後不完美的自己。流淚,是一個表達內心的行為。在心情糟透或是心痛非常的時候,請不要壓抑,請盡情流淚,這是最能釋放內心波動的一種途徑。每滴眼淚背後都是一段段人不為人知的故事,不管喜極而泣或傷痛欲絕,只要發自內心,都是純潔的。流淚後,心情可能依舊黯淡,但是身體會放鬆了許多。大哭這回事,偶然為之其實非常健康。

下一次,見到別人哭,記住不要叫「不要哭」。反而,給對方一個哭的機會,讓對方從眼淚中了解自己,最後給一個真誠的擁抱。

你,還記得自己上一次流淚是什麼時候嗎?
傲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