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曲終人散 – 黃景培
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曲終人散,各個見經典場面如牛下女車神李慧詩「炒車」失獎牌,飛人保特輕鬆三連霸,菲比斯的中式拔罐痕跡等相信大家仍歷歷在目。

(網上圖片)
今天想分享的是中國女子羽毛球選手李雪芮於女單四強面對金牌選手西班牙的馬蓮,於比賽尾段受傷的一段小插曲。
有看直播的朋友們相信亦會看到,李雪芮在一次殺球單腳著地時,膝蓋明顯反屈了一下,而當時經過當地的醫生檢查後,李雪芮有意繼續比賽,但她感覺好像不行,要再由中國隊的隊醫去檢查,並疑似替她復位,再包上一個簡單的腳套而勉強地比完餘下的比賽。
當天於電視機面前觀戰的我,第一個反應是:她的十字韌帶好有可能斷了,怎樣可以繼續比賽呢?

(網上圖片)
作為一個專業的運動團隊的軍醫,既要顧及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又要從運動員的健康作出取捨。如上例一樣,除非檢查上覺得十字韌帶沒有問題,否則其實棄賽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於大學上課時,運動物理治療科教授曾經談及過一個創傷的名稱:悲傷的三角(Unhappy Traid)。意思是在一次受傷中,令三樣膝蓋內的組織都受傷了,分別是,內側韌帶,前十字韌帶及內半月板。而受傷的過程通常是在腳掌釘死在地上時,上半身的轉動導致以上的受創。
學術上,十字韌帶是膝關節最常見的創傷性病患,十字韌帶可以於著地時如李雪芮般弄斷,亦可以於碰撞性運動時扭斷,於足球和籃球最常見。由於韌帶是不會自動癒合的,所以一般來說都會做手術去處理斷掉的韌帶。

(網上圖片)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將病人的大腿筋鍵作為代替品,移籍入病人的膝蓋內。
而通常,手術後大約六至八個月後,病人便可以恢復正常運動,當然,在康復期間,一系列的復康運動去鍛鍊大腿肌肉都是十分重要的,強化四頭肌肌肉力量,可以令膝蓋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減少,亦可令關節更快回復正常的活動水平。
現在,運動物理治療越來越普及,很多不同的運動都需要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專業知識去減低運動員的受傷風險,及於受傷後更快回復正常的比賽水平,奈何香港政府對運動項目的資助,是因應該運動的運動員於國際比賽上的成績去決定多少,所以不是每項運動的運動員都能接受專業的運動物理治療意見,希望日後香港每項運動都能夠有足夠的資源去發展,在亞運或奧運上取得好成績!
黃景培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 中山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針灸文憑 / 脊柱相關疾病診治證書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健身球教練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