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薈2025 Ep.2 Archives - 太平山青年商會
512
archive,category,category-2025-ep-2,category-512,theme-stockholm,woocommerce-no-js,ajax_fade,page_not_loaded,,select-child-theme-ver-1.0.0,select-theme-ver-3.1,popup-menu-text-from-top,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1.2.1,vc_responsive

菁薈2025 Ep.2

菁薈2025 Ep.2 《聲·晴》三十六計

三月是一個特別的月份,因為它象徵着春天的來臨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代表着重新出發、象徵著新生、活力和希望。春天這個季節不僅帶來生機,更帶來無限的可能性。面對着團隊以及會友們的努力與成長,不斷學習以及實踐就猶如一群小蜜蜂,忙碌地穿梭在不同空間中彼此合作。當中亦獲得不同前輩的教導,讓我們像獲得「三十六計」般,運用各種豐富的策略與哲學思想,讓我們在個人成長、團隊合作與變化的浪潮中迎接挑戰的時刻。 在過去的一個月當中,我們以不同的形式聯繫會員以及姊妹會們去促進更多的國際交流。國際事務絕對是青商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算分隔兩地,通過每一次的交流都能感受到彼此的關心以及熱情 。每次的交流都能夠令我們更加珍惜和期待未來的見面。 在未來的一個月,即將會推出不同的工作計劃。每一個工作計劃都讓我們在變化的環境中尋找機會,加強與不同組織的合作,整合資源,發揮最大成效。同時為配合今年的會務方向,我們亦會加倍善用人工智能(AI) 。AI是當今最具潛力的技術之一,我們將積極探索如何將其應用於我們的計劃與活動中。例如,在《挑戰腦朋友》計劃中,我們將利用AI技術作為認知健康評估工具方法之一,幫助市民及早發現潛在的認知障礙風險。在《創業導航計劃》中,鼓勵參加者運用AI技術解決創業時的實際問題,並推動社會創新。在《核心技能訓練班Show Hard Core》計劃中,會教導以及提供實踐機會讓本會以及不同分會的會友們都能夠精準地善用AI,去完成以及面對會務或者工作上所帶來的挑戰 。 春天,讓我們看到生命的韌性與希望。在這個充滿變化的季節,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必能在成長的旅程中收穫豐碩的果實,為未來的每一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醫針灸博士, 香港註冊中醫師, 仁基中醫診所 吳樹基 David

菁薈2025 Ep.2「低頭族」護頸指南:預防頸椎問題的伸展與保養技巧

『低頭族』伸展動作 呢個時代的青少年「機不離手」已成習慣,低頭使用手機的姿勢不當對肩頸造成負荷,容易產生肩頸痠痛痹麻,輕則有「烏龜頸」、「寒背」等影響體態,嚴重的可引致頸椎炎頭暈頭痛,治療「手尾長」。因青少年喜歡躺床滑手機的壞習慣而引致肩頸疼痛。可導致頸椎生理弧度消失,頸椎骨質增生,壓逼神經,出現肢麻等症狀。 中醫中藥及手法治療 長期頸痛持續不解影響生活,宜接受診治。除了照X光,可憑症狀、頸活動度、壓痛點、壓頂試驗、臂叢神經牽拉試驗等,粗略判斷病情。內服中藥、針灸、推拿,都有助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改善病情。但日常仍需配合,「正確」的姿勢和伸展動作去舒緩保養正確地使用肩頸,避免病症反覆出現,自然就肩頸一身鬆! 舒緩肩頸痛的方法 正確姿勢 如果你已經有肩頸痛的困擾,理應馬上矯正姿勢,將電子設備放在適當的高度使用,避免長時間低頭。 伸展肌肉及穴位按摩 伸展斜方肌 伸展頸前肌群 偶爾拉伸肩頸肌肉,亦可配合按壓穴位幫助肌肉放鬆,例如風池穴和肩井穴。 風池穴:枕骨下兩側,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之間凹陷處。 肩井穴:兩側肩上,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處。   吳樹基 David 中醫針灸博士 香港註冊中醫師 仁基中醫診所創辦人 文利中醫門診部正骨康復科首席教授 畢業於湖南中醫藥大學針灸博士
AI 人工智能 Fanko Yim 嚴偉浩

菁薈2025 Ep.2 工作日常生成式AI 使用方法101

工作日常生成式AI 使用方法101 每當有新的生成式AI技術推出,總會掀起一陣熱潮,不少人蜂擁而至,急於了解、吸收,彷彿能侃侃而談幾句,便搖身一變成為AI界的先驅。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最新的生成式AI技術,是否真的能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我們工作與生活的得力助手?還是僅僅停留在「吹水」層面,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 要真正成為生成式AI的受益者,關鍵在於將其應用於日常生活的每一方面,從工作會議到生活瑣事,都能隨手使用。如果你此刻停下來想一想,發現自己上一次使用生成式AI已經是幾天前的事,那麼我會勸你一句:與其追逐最新版本,不如先從基礎做起,真正將生成式AI融入生活。 生成式AI的日常應用:從資訊篩選開始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的普及讓我們每天不知不覺間吸收了大量的資訊。然而,資訊過載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我們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甚至會忘記自己曾經看過的資訊。更糟糕的是,以新聞為例,當我們想找回某條新聞時,卻發現搜索過程既耗時又困難,甚至難以找到相關的深入資料。 這時,生成式AI便能大顯身手。以我個人為例,我每天都會使用Perplexity這款AI驅動的搜索引擎來幫助我快速找回並深入理解新聞資訊。Perplexity目前在香港可以使用,它的運作方式非常簡單:你只需提出一個詳細的問題,它便會從網絡上搜尋相關資料並進行分析,最終提供一個簡潔而全面的答案。 舉個例子,假設我今天在社交平台上瞥見一則關於大埔交通意外的新聞,但只依稀記得事件發生在大埔,具體細節卻模糊不清。這時,我可以在Perplexity上輸入以下問題: 問:2025年3月20日,有沒有關於大埔交通意外的新聞? 答:2025年3月20日,大埔吐露港公路發生了一起交通意外。以下是相關新聞的摘要: 1. 大埔吐露港公路8車連環相撞 o 時間:2025年3月20日早上7時30分至7時37分左右 o 地點:吐露港公路往上水方向近天賦海灣 o 事故涉及1輛客貨車、3輛的士及4輛私家車。至少4人受傷,其中包括的士司機和乘客。傷者被送往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治理。 Perplexity不僅提供答案,還會附上資料來源,方便我們進一步查證答案的真實性。更重要的是,Perplexity提供免費版本,足以應付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搜索需求。 從使用者開始,逐步深入生成式AI的世界 如果你也想加入生成式AI的行列,我建議你先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不必急於學習複雜的技術或工具(如DeepSeek、OpenAI DeepResearch等)。相反,你可以從成為一個真正的生成式AI使用者開始,逐步探索其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例如,你可以嘗試使用AI工具來管理日程、撰寫郵件,甚至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當你逐漸熟悉這些工具後,便可以進一步探索更高階的應用,如自然語言處理、圖像生成等。 日後,我也會慢慢多寫不同的應用場景供大家參考,讓大家更全面地了解生成式AI的潛力與實際應用。無論是工作上的效率提升,還是生活中的便利,生成式AI都能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 總而言之,生成式AI的價值不在於它的技術有多先進,而在於它能否真正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我們工作與生活的得力助手。與其追逐最新技術,不如從基礎做起,成為一個真正的生成式AI使用者。這才是邁向AI精英的第一步。   嚴偉浩 Fanko Vpon 威朋全球解決方案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