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專題:本土 . 我們定義的啤酒
廣東話,你聽得多,廣東話啤酒,你又有沒有聽過?
啤酒,眾所周知是洋貨,多年來,外國人對好啤酒的定義,我們都是一口一口地喝下去的。不過,原來也有人不認同那個標準。「外國人吃的跟香港人吃的不一樣,口味不一樣。他們吃的是Chips and fish;香港人吃的是魚香茄子煲、豆腐炆火腩。外國人口味濃一點,所以他們啤酒的味道也是一樣。」
為著釀製最合香港人口味的啤酒,三個二十多歲的年青人--阿波、阿德、Mark--膽粗粗開了一間釀酒廠,專為說廣東話的本土人,打造本土味道的本土啤酒。
本土味道的本土啤酒
要打造本土啤酒品牌,包裝、材料、市場、資料投放上都要本土。
先看包裝,啤酒瓶上的標籤印有兩隻中文字--「麥子」,香港人一看,倍感親切。包裝上除了印有「100%香港釀製」外,還有一個五角形圖表,每角各別寫有「烈、雅、澤、剛、芳」五隻字,像能力圖,至於是什麼味道,那你要嚐嚐才知道了。
本土材料,不是指所有材料都來自香港。受地域限制,水是東江水,麥芽、啤酒花是入口貨,麥子啤酒本土在於原創口味。蔗汁加啤酒,甘蔗黑啤;龍眼加杞子加蜜棗加啤酒,桂圓啤酒;薄荷茶加啤酒,薄荷啤酒;還有最初放在鹽田梓村賣的淡麥啤酒,鹽田啤酒⋯⋯香港少有的創新思維,把香港人熟悉的味道都融入啤酒中。
銷售對象,當然是香港人,「到現在我們沒有主動把麥子啤酒推銷到香港島,主要是新界和九龍,因為在香港島買啤酒的很多都是外國人。當然有人主動找我們,都會合作的,但我們都不會主動推銷到港島區。」至於銷售地點,主要是那些在劣勢中也堅持著的小店。
設廠,他們也選上荃灣,本土味十足。廠房不大,一眼看完,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存。「這套釀酒的器材是阿波自己在家裡砌出來的。外國的釀酒器材動輒都很貴,自己買器材組件,便宜多了。」成本不多,動動腦筋,動動手腳,又多出一條路。
一步一步走出本土路
那麼,本土有出路嗎?能賺錢嗎?
「做生意最好的地方是,有得揀。」可以選擇用什麼價錢賣給誰,可以選擇發展道路,可以選擇不被市場牽著走,而是創造市場。「做生意不一定要介意即時的市場成果,因為漸漸做下去,慢慢便能夠讓人看到。」
他們老早已強調,釀酒廠不是賺很多,但是足夠生活的。他們當然希望能夠找到投資者,能夠增加設備、增加空間、增加產量,擴大營業規模,但他們不要盲目發展。「如果有人給二千萬發展,麥子也未必能即時吃下這筆錢,因為還未發展到這樣的規模。我們不是低頭發展,而是尋找道路中,按時機做事。」路,還是要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對話過程中,聽得最多的一句是「這個世界很死的」,語氣是不以為然那種,意思就是,框框是人定出來的,「做生意就是要有冒險精神。」事情一定有解決方法,以前認為事情很困難就想放棄的小伙子,落手落腳去做時,明白到這個道理:只要有明確的目標,路有多冤枉,拐了多少個彎,都會走到目的地。
目標明確
創業不單要受大環境影響,還十分講求伙伴們的合作。阿波本來是個藝術人,在劇團裡做事,鬼主意多多;Mark是阿波的堂弟,大學讀會計,長袖善舞;阿德是阿波的中學同學,本來有IT正職,實幹。他們三人因緣份走在一起,雖然說可以以各自長處各施其職,但光看他們的背景,很難想象他們如何以一致的步伐走這條路。
「有爭拗是正常的,我們的做事模式也不同,不過三個人一條船,在明確目標下,也不會有很大的分歧的。」舉例來說,他們早前多租一個工業單位,主要作貨倉之用,在商討選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不同的想法,你說要近,他說要大,我說要便宜,大家定下一個先後條件就行了。正因有這樣的磨合,才擦出美麗的火花。
「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想讓人知道何為酒、教人認識手工啤、啤酒既有的定義和他們的看法⋯⋯即是讓人認識『廣東話啤酒』。」這就如同身體有不同的部位,做事各有不同,卻能朝同一方向進發。
創業不是一條易走的路,況且,他們想創出一條全新的路。「本土」二字能多多少少挑起人的情緒,不過,這不只是一個理念,而是能呷一口,親嚐它的味道,或許這就是本土精神。
文:李佩螢
March 23,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