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耀芬 Archives - 太平山青年商會
160
archive,tag,tag-160,theme-stockholm,woocommerce-no-js,ajax_fade,page_not_loaded,,select-child-theme-ver-1.0.0,select-theme-ver-3.1,popup-menu-text-from-top,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1.2.1,vc_responsive

吳耀芬

增強免疫力

踏進12月,天氣開始轉冷。然而,在這個充節日氣氛的月份,相信大家都希望能夠盡興,不想病倒。 (網上圖片) 說起維持免疫力,第一時間總會想起維他命C,而近年營養補充劑廣告的口號裡「維他命C+ Zinc」出現了一種大家日常較少聽見的鋅質(Zinc)。而事實上,鋅質有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康及活化白血球來抵抗病菌的功能。大家可以從高蛋白質食物如肉類、豆類、海鮮、全穀物等攝取鋅質。 (網上圖片) 除此之外,有不少研究指出,某幾種營養素同樣對增強免疫力扮演重要的角色。維他命A有助保護黏膜組織,如眼睛、口腔、呼吸道,可保護細胞及維持免疫力。它的食物來源包括紅蘿蔔、木瓜、豬肝、牛奶、蛋黃等。 (網上圖片) 此外,維他命D亦可以調節免疫系統的反應,若身體缺乏維他命D會增加感染流感的機會。其食物來源為三文魚、魚肝油、已添加維他命D的全脂奶、早餐穀麥片、芝士、乳酪等。另外,在戶外接觸太陽亦可促進維他命D的合成。 (網上圖片) 另一方面,大家或會感到驚訝,其實脂肪並沒有想像中「邪惡」,適量的脂肪攝取(每天約6茶匙)能有助平衡荷爾蒙水平和吸收脂溶性維他命如維他命A。當然,我會建議選擇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分如橄欖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同時避免進食含飽和脂肪酸的油分如牛油、椰油、忌廉等。   最後,便是構成抗疫細胞如白血球、抗體的元素— 蛋白質。建議攝取優質蛋白質如雞蛋、瘦肉、牛奶、豆類等食物。 (網上圖片) 不知大家是否在小時候對一些味道較濃烈的天然調味料如蒜頭、洋蔥感到抗拒,及後父母總會加一句「對身體好呀,唔食真係走寶啦!」那時候或許會一笑置之,但原來不聽父母言,真的會吃虧在眼前!原因是蒜頭富含蒜素,它能有助對抗感染和細菌。而洋蔥則含有槲皮素(Quercetin),它有抗發炎的功效,另外能提升身體的免疫能力。兩者均對維持免疫力有很大的貢獻。   以上提及的種種營養素雖然有助身體維持免疫力。但在西方營養學的角度,均衡飲食才是最重要,因此應飲食多元化,確保身體攝取足夠營養素,使免疫系統運作正常。   撰文 :吳耀芬(Kathy) - 認可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學會) 「家營營養中心」創辦人,常出席電視報章營養專訪,及撰寫專欄文章。Kathy是中大食物及營養科學學士、港大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她以「身營心營」為信念,幫助城市人快樂修身。

羊腩煲和蛇羮

踏入冬季,天氣漸漸開始變涼,除了多穿件外套和圍巾外,大家都會想進食一些熱騰騰的食物,讓自己可以暖在心窩。一些傳統的中式保暖食物如羊腩煲和蛇羮便是不少港人的至愛。以下便為大家拆解這兩款食物的保暖迷團。   羊肉含有豐富的鐵質和維他命B雜,鐵質能有助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各部位能獲得更多熱能,而維他命B雜則有助身體從食物中製造及釋放能量,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增加溫暖的感覺。而蛇肉則含有鐵質和八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當中包括了有助消除疲勞和增加新陳代謝的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和增加細胞能量的谷氨酸(Glutamic acid)。   羊腩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進食過量會使體內的壞膽固醇增加,影響心血管健康。此外,羊腩煲多以枝竹和生菜配搭,枝竹是豆漿面層凝結的油分,是高脂食物。而生菜則會在煲內吸取醬汁的油分,使熱量提升。   雖然蛇肉是低熱量和低脂的食物,但在烹調的過程中,通常加入連帶脂肪的蛇骨和豬骨。加上在芡汁混入不少油分和調味料,使整體熱量增加。   雖然進食羊腩煲和蛇羮使人份外溫暖,但它們的脂肪和鈉質高,不宜經常進食。而以下一些食物同樣可以幫助身體增加暖意。   鐵質 有助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各部位能獲得更多熱能。若配搭高維他命C的水果如奇異果、藍梅等,亦可增加身體對鐵質的吸收。 食物來源包括豬肉、雞脾肉、牛肉、黑木耳、黑豆、黑芝麻等   複合碳水化合物 此類食物同時提供澱粉質、膳食纖維及維他命B雜,既可各身體提供足夠能量,亦會因為需要較長的消化時間而產生更多熱能。 食物來源包括全麥麵包、飯、粉麵類、番薯等   辛辣調味料 辛辣調味料可提升代謝率及幫助血液循環,令身體產生更多熱能。 食物來源包括如薑、辣椒、胡椒、蒜頭   熱飲 熱飲能把熱能在經過食道時直接傳送到身體,達至快速保暖的作用。 飲品來源包括如薑茶、瘦肉湯等   撰文 :吳耀芬(Kathy) - 認可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學會) 「家營營養中心」創辦人,常出席電視報章營養專訪,及撰寫專欄文章。Kathy是中大食物及營養科學學士、港大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她以「身營心營」為信念,幫助城市人快樂修身。

罐頭食物

相信不少人都認為罐頭食物是不健康的食物,但大家有所不知,有些罐頭相比新鮮食物的營養素保存得更好。原因是罐頭食物經高溫烹煮再放入真空密封罐頭內,罐頭內微生菌或細菌經高溫殺滅。由封罐開始,外來細菌亦不能在罐頭內滋生,食物已和空氣隔絕,在真空環境下,罐頭食物即使沒有添加防腐劑亦可保存一段較長的時間。可能大家又會感到疑惑,罐頭食物有甚麼營養價值值得保存呢?以下我便為大家逐一解釋如何智選罐頭吧。   罐頭沙甸魚、吞拿魚 (網上圖片) 以上食物含有豐富的奧米加3脂肪酸及蛋白質,而這兩種營養素並不會在罐頭加工的過程中受破壞。奧米加3脂肪酸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及中風;蛋白質則對身體建構、修補細胞、幫助細胞間訊息傳遞和代謝很重要。 (網上圖片)  此外,一般在進食罐頭沙甸魚時會連骨頭一起進食,攝取的鈣質會較新鮮沙甸魚多。一條沙甸魚約有90毫克鈣質計,相等於1/3杯牛奶的鈣含量。建議選擇茄汁味和鹽水浸的罐頭,其脂肪含量較油浸低,適合正在體重管理的人士食用。   罐頭茄汁豆 (網上圖片) 豆類食品含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質及水溶性纖維。市面上的茄汁豆大多添加糖分高,大家可以先留意食物營養標籤,選擇鈉質較低、不含糖的產品。茄汁焗豆可伴以焗薯進食,有助清除宿便。   罐頭茄膏 (網上圖片) 在加工過程中蕃茄會經歷切碎、磨蓉,其細胞壁會受到破壞,使當中的蕃茄紅素會更容易被釋放出來,有助身體容易吸收,建議選擇不含添加糖或其他成份的茄醬或茄膏。蕃茄紅素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物,有助抗衰老和保護男性前列腺健康。可是,蕃茄中的維他命C有機會在加工時已被破壞,維他命C含量會較新鮮蕃茄低。   罐頭水果 新鮮水果的營養素如維他命C會相對罐頭水果高。若真要選購,建議選果汁浸(In its own juice),而非糖水浸。   罐頭午餐肉、豆豉鯪魚、五香肉丁 (網上圖片) 這類加工食物所含的鈉質和脂肪含量高,建議偶爾淺嚐便可。攝取過量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會引致肥胖,和增加患上各慢性疾病的風險。而攝取過量的鈉質過高易引起水腫、血壓上升,誘發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等。    但有些罐頭會因保存色澤、口感和風味,亦會加入一些食物添加劑如增味劑、增色劑等。建議選擇罐頭時應留意食物標籤上的成分表,E字頭的編碼愈少代表所含的食物添加劑愈少。另一方面,罐頭食物一般鈉含量高,用作調味之餘亦可作為防腐、延長保質期作用。建議用鹽水浸的食物,可在進食前先以開水沖走鹽水,減低鹽份吸收;而在家煮菜時亦可留意,如其他餸菜有鈉質,就盡量不要吃罐頭食物,以免攝取過多鈉質。但若是高血壓或有腎病人士則因需要減少鈉質攝取而減少進食罐頭食物。   雖然適當地選擇罐頭食物比想像中健康,但畢竟新鮮食物才能提供更多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因此,大家別忘了保持飲食均衡,才能有效攝取最多元化的營養素。   撰文 :吳耀芬(Kathy) - 認可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學會) 「家營營養中心」創辦人,常出席電視報章營養專訪,及撰寫專欄文章。Kathy是中大食物及營養科學學士、港大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她以「身營心營」為信念,幫助城市人快樂修身。

果仁的營養價值

早陣子流行一款韓國的蜜糖味果仁,不少人都紛紛搶購,就連身邊的客人和親友都為它而瘋狂。這些果仁味道新奇特別,令人不禁一顆接一顆,瞬間便把一整包清空。然而,當我問大家為何如此著迷時,除了是它的味道好外,大家都會不約而同說:「果仁健康,吃多些也不怕!」果仁縱然是健康,但是否真的吃多多也不怕?在挑選果仁產品時又有什麼值得留意呢? 大家都說果仁健康,但其健康之處是什麼呢?果仁類食物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分為單元和多元脂肪酸,它們都是「靚脂肪」的一種。這些脂肪酸能為身體帶來不少的正面幫助,單元不飽和脂肪和多元不飽和脂肪可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而單元不飽和脂肪則可提高血液中好膽固醇,有助維持心血管的健康。而以下亦為大家簡單介紹各種常見果仁的營養價值。 杏仁 (網上圖片) 杏仁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蛋白質、維他命E和葉酸等營養素。維他命E有抗氧化功效,並有助維持皮膚及各組織的健康。而葉酸有確保胎兒細胞分裂的準確性、維持每個人的心臟健康和預防因缺乏葉酸而出現的惡性貧血等功能。 核桃 (網上圖片) 核桃所含的奧米加3脂肪酸略高於其他果仁。有不少的研究證實,奧米加3脂肪酸能改善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並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花生 (網上圖片) 花生的蛋白質豐富,約佔整體營養素的30%。蛋白質有製造和修補人體組織的功能,對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十分重要。 開心果 (網上圖片) 開心果是各種果仁中的熱量和脂肪相對低的一款,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有助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減少出現便秘的機會。 果仁為身體帶來的好處毋庸置疑,但不少生產商為了令果仁變得更美味,便會加入鹽和其他味道。然而,這種的處理手法會使鈉質含量增加,攝取過多的鈉質會增加出現水腫或將來患上高血壓的情況出現。建議購買時應選擇無額外添加糖分和鹽分的果仁。另一方面,果仁雖健康,但其脂肪量高,過量進食還是會增重,建議每天進食的果仁份量為30克(1安士),即大約一手掌的份量便已足夠。 撰文 :吳耀芬(Kathy) - 認可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學會) 「家營營養中心」創辦人,常出席電視報章營養專訪,及撰寫專欄文章。Kathy是中大食物及營養科學學士、港大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她以「身營心營」為信念,幫助城市人快樂修身。

隔夜菜會致癌嗎?

與客人第一次見面時,我都會了解他們日常的飲食習慣,然後再作出分析。很多時當問到客人在上班日子自備午餐的份量時,他們都會回答:「在帶飯時蔬菜只佔很少比例,而肉類則較多。出現這種情況的除了因為他們較喜歡吃肉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擔心隔夜菜會提高致癌的風險。然而,他們的擔憂是來自一個傳言:「隔夜菜會因細菌作用或高溫加熱,將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則有機會致癌。」通常說到這裡,我便會向客人解釋一下這個傳言,讓他們放心吃菜! (網上圖片) 已有實驗證明,煮熟的蔬菜需要在某些特定環境下,例如存在某些酵素和細菌、高溫及酸性等情況下,才會轉化成癌致物。同時,亦有研究指出,只要蔬菜雪藏不超過24小時,當中所含的亞硝酸鈉量便不會超過安全標準,即是說不會對人體構成危害。除此之外,香港的食品安全中心曾經檢測73種新鮮蔬菜樣本,結果顯示當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並不會對公眾健康構成即時風險。 (網上圖片) 因此,大家以後不用擔心帶飯盒時加入蔬菜會影響健康了。當然,以下亦有一些因素值得提醒大家。已煮熟的蔬菜應放入乾淨的食飯盒儲存,並封好放入雪櫃存放,減少細菌滋生。   然而,亞硝酸鈉有防腐作用,因此,加工食物如腸仔、午餐肉、煙肉等均加入了不少的亞硝酸鈉,其含量更是一碟隔夜菜的數倍。比較之下,這些加工肉類才是應該少吃的食物呢! (網上圖片) 每次當解釋完畢,客人都會露出一臉笑容說:「真好,那麼我可以多帶不同顏色的蔬菜,吸收多種營養素,向我的健康大計邁進一大步了!」 撰文:吳耀芬 (Kathy)營養師 認可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學會) 「家營營養中心」創辦人,常出席電視報章營養專訪,及撰寫專欄文章。Kathy是中大食物及營養科學學士、港大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她以「身營心營」為信念,幫助城市人快樂修身。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kathy/

朱古力

曾有研究指出,喜愛甜食是人類的天性,而當中最受喜歡的甜食便是 —朱古力。朱古力是高熱量的食物之一,然而,近年的研究指出,朱古力含豐富的抗氧化物,有利維持心血管健康。現時市面上朱古力的選擇林林總總,包括了黑朱古力、牛奶朱古力、白朱古力,另外亦有額外添加了果仁的朱古力等,但是否每款朱古力都健康有益,大家在選購時又有什麼需要注意呢? (網上圖片) 一般在購買朱古力時,大家會留意其可可百分比(濃度),然而,除了從朱古力的濃度中看出該產品是否含有較多的可可豆,大家亦可留意營養標籤,若標籤中只有可可固體、可可脂及糖,沒有額外的食物添加劑便是較好的選擇。 (網上圖片) 另一方面,朱古力的原材料是可可豆,當中含有可可固體及可可脂,而可可固體便是其抗氧化物的來源。大家可細看營養標籤,同一可可百分比的朱古力,所提供的脂肪量亦有機會不同。此時,大家可選脂肪量較低的一款,原因是脂肪來自可可脂,含較少可可脂,則會相對較可可固體,抗氧化物亦應相對高。 (網上圖片) 在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黑朱古力的營養價值較牛奶朱古力和白朱古力高。黑朱古力含有抗氧化物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和前花青素(Proanthrocyanin),能有助防止血管硬化,減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黑朱古力亦含苯乙胺的神經傳導物質,能輕度刺激讓人體感覺興奮和開心的賀爾蒙。相反,味道較甜的牛奶朱古力和白朱古力則沒有抗氧化的功效,更摻入了大量的糖分和含飽和脂肪,適宜減少進食。 (網上圖片) 雖然黑朱古力為身體帶來種種好處,但畢竟是高熱量的食物,若過量進食有機會墮入致肥陷阱。建議偶爾淺嘗兩格(約10克)濃度70%或以上的黑朱古力便可。   撰文:吳耀芬 (Kathy)營養師 認可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學會) 「家營營養中心」創辦人,常出席電視報章營養專訪,及撰寫專欄文章。Kathy是中大食物及營養科學學士、港大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她以「身營心營」為信念,幫助城市人快樂修身。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kathy/

黃豆製品的營養價值

黃豆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植物固醇、大豆異黃酮等營養素。 不飽和脂肪酸可預防心血管疾病,而植物固醇則在食用後會與體內的膽固醇產生競爭作用,減少膽固醇被人體吸收,能有助降低體內膽固醇水平。亦有外國研究指出,大豆異黃酮有助保護更年期婦女的心血管、預防骨質疏鬆和改善女性更年期不適的症狀。 (網上圖片) 黃豆既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又可以塑造成不同的食品。因此,黃豆及其製品是不少素食者的主要食材之一,這次就和大家細談不同的黃豆製品在營養價值上到底有何分別吧! (網上圖片) 豆漿方面,不少人會誤把豆漿和高鈣畫上等號,亦曾想過飲用豆漿可以取代牛奶,補充鈣質。事實上,牛奶和豆漿的營養價值是截然不同。舉例來說,一杯250毫升沒有加鈣的豆漿鈣含量平均為25毫克。相反,一杯牛奶的鈣含量為310毫克。因此,一般沒有添加鈣質的豆漿並不能代替奶類作鈣質來源。大家若想以豆漿補鈣,應選購一些人工添加了鈣質的豆漿。然而,除了鈣質外,市面上有不少添加了糖的豆漿,攝取過多的糖分會增加體重上升的機會。因此,在考慮鈣含量和糖分後,建議大家選擇無糖的加鈣豆漿。 (網上圖片) 豆腐方面,硬豆腐雖有豐富的鈣質,但軟豆腐和水豆腐的鈣質則不及硬豆腐高。原因是硬豆腐在凝固過程中加入了食用石膏粉,當中的硫酸鈣成為了豐富的鈣質來源。相反,軟豆腐和水豆腐的水分含量較高,硫酸鈣用量低,鈣含量亦相對下降。雖然豆腐花的水分高,並不是補鈣之選,但它卻是低卡甜品的選擇之一。 (網上圖片) 此外,腐皮、腐竹和豆腐卜等亦是常見的黃豆類製品,然而,腐皮和腐竹是黃豆的油脂,而豆腐卜則是經油炸而成,三者的脂肪含量相對高,長期進食過量有機會使體重增加。而腐乳則是豆腐的醃製品,鈉質含量較高,適宜淺嚐。 最後,提醒大家黃豆雖營養豐富,但豆類製品含蛋白質和嘌呤(Purine),患有痛風的人和一些有腎病的病人需按照醫生和營養師的建議,適量進食豆類製品。 撰文:吳耀芬 (Kathy)營養師 認可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學會) 香港中文大學食品及營養科學學士、香港大學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 Kathy具十多年執業營養師經驗,於2006年創辦「家營營養中心」。Kathy是香港極少數同時擁有營養學、輔導學、身心語言程式學、及催眠治療資歷的營養師。她以「身營心營」為理念,認為營養及心靈健康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她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識經驗,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營養減肥技巧―「7天循環減肥法」。過去多年成功幫助無數人士輕鬆健康地達到理想體重,當中更不乏城中名人士。 Kathy常獲傳媒邀請出席訪問及烹飪節目嘉賓,並於多份報章以及網上平台撰寫專欄文章。媒體包括無線電視、有線電視、亞洲電視、香港電台、新城電台、蘋果日報、東方日報、晴報、都市日報、AM730、頭條日報、U Magazine、3周刊、SundayKiss 雜誌、孕媽媽雜誌、OURS媽媽寶寶雜誌、Baby親子雜誌、經濟日報Topick網站、生活易Healthyd網站、新假期網站、Fam101網站…等等。 Kathy認為營養健康著重生活實踐,而營養師亦不單是營養知識的來源,更是引領受眾建立健康習慣的領航員。故此,Kathy以緊密的師徒制方式,透過一對一的教導和經驗分享,把她的營養輔導技巧、健康烹飪技巧、以及以人為本的管理概念傳揚開去。 著作有《瘦身解密》、《那些騙了您很久的超市偽健康食物》、《Superfood食癒力》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kathy/

中式點心

相信不少關注體重管理的朋友都會從營養師口中得知中式點心體積雖小,但熱量卻不低,原因是在製作點心期間會掺入了不少的豬油。然而,假日到茶樓飲茶卻可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和逗留時間較長的地方給一家人聚聚。因此,可能大家會感到矛盾,到底該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個平衡呢?或許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平衡」。 (網上圖片) 食物選擇方面,大家需先在眾多點心選擇中分辨出最「抵食」和「邪惡」的食物。大家可多選蒸點和包點配上一碗較少油分的主食如粥粉麵類。 舉例來說,蒸蝦腸、蒸叉燒腸、雞包仔、菜苗餃等等,均是脂肪含量較低的食物,而且其澱粉質含量較高,是相對低卡又飽肚的選擇。 (網上圖片) 至於主食類,建議點選白飯、小窩米線、粥點如皮蛋瘦肉粥、鯇魚片粥、及第粥或燒味飯/湯粉如瘦叉燒和白切雞去雞皮(薑蓉需分開上)等。 (網上圖片) 最後配上一碟白灼菜,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有助增加飽肚感。 (網上圖片) 然而,近骨位的肉類如豉汁鳳爪、豉汁蒸排骨和鮮竹卷等的熱量和脂肪量相對較高,大家適宜淺嚐,一件起,兩件止。   飲茶時,大家不妨在選擇點心時評估自己的食量、控制進食件數,不要「眼闊肚窄」,以致點得多吃得多。首先,可計劃進食份量。一般來說,正在體重管理的人士可進食4-6粒蒸點心配上一個叉燒包或雞包仔及一碗粥或一條蒸腸粉。縱使有些點心熱量較高,但只要懂得精明選擇食物,避免進食煎炸及高糖份油分的點心,大家還是可以吃得健康又滿足。 (網上圖片) 另一方面,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影響力也不容忽視。在進食點心時往往會沾上一些醬汁如甜醬、芝麻醬、辣椒醬、喼汁、豉油等,雖然這些醬汁的熱量看起來不算太高,但其鈉質含量高,大家還是適量進食。 (網上圖片) 最後,有人說飲茶時只要喝多點茶便可以去掉食物裡的脂肪。但其實飲茶的消膩感只是味覺感覺。攝取了的脂肪還是會被身體吸收而並不會被茶分解。因此,控制食量才是最重要的一環,提提大家不妨邊吃點心邊與朋友閒聊,慢慢進食,因為大腦接收飽足感訊息需時約20分鐘,減慢進食速度可有助於大家控制食量呢。   撰文:吳耀芬 (Kathy)營養師 認可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學會) 香港中文大學食品及營養科學學士、香港大學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 Kathy具十多年執業營養師經驗,於2006年創辦「家營營養中心」。Kathy是香港極少數同時擁有營養學、輔導學、身心語言程式學、及催眠治療資歷的營養師。她以「身營心營」為理念,認為營養及心靈健康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她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識經驗,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營養減肥技巧―「7天循環減肥法」。過去多年成功幫助無數人士輕鬆健康地達到理想體重,當中更不乏城中名人士。 Kathy常獲傳媒邀請出席訪問及烹飪節目嘉賓,並於多份報章以及網上平台撰寫專欄文章。媒體包括無線電視、有線電視、亞洲電視、香港電台、新城電台、蘋果日報、東方日報、晴報、都市日報、AM730、頭條日報、U Magazine、3周刊、SundayKiss 雜誌、孕媽媽雜誌、OURS媽媽寶寶雜誌、Baby親子雜誌、經濟日報Topick網站、生活易Healthyd網站、新假期網站、Fam101網站…等等。 Kathy認為營養健康著重生活實踐,而營養師亦不單是營養知識的來源,更是引領受眾建立健康習慣的領航員。故此,Kathy以緊密的師徒制方式,透過一對一的教導和經驗分享,把她的營養輔導技巧、健康烹飪技巧、以及以人為本的管理概念傳揚開去。 著作有《瘦身解密》、《那些騙了您很久的超市偽健康食物》、《Superfood食癒力》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kathy/

減肥食Buffet點算好

每逢年頭和年尾,節日多,慶祝活動也多,很多朋友都處於Holiday mood,容易在慶祝節日期間一不小心便增磅了。面對假期裡一個個應接不暇的活動,大家如何可以吃得精明不增磅呢?這次便和大家分享港人最愛—自助餐吧! 很多時候,為了可以值回票價,大家都會在自助餐前不吃早餐和午餐,認為可以留「Quota」。然而,我們有可能因過度飢餓導致進食過量,亦會因長期空腹後一下子進食大量食物而增加胃部的負擔,出現了消化不良的情況。因此,即使在進食自助餐前,早餐和午餐的進食量稍作調節便可,如進食五穀類和蔬菜提供適當的飽肚感,而肉類的「Quota」則可留待晚上吃自助餐時食用。 開始進食自助餐時,建議先選擇冷盤如沙律、海鮮及魚生等。沙律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提供飽肚感,亦可減輕肉類的膩滯感。另外,亦應使用檸檬汁和黑醋取代高脂高卡的沙律醬。而海鮮及魚生則因未經油烹調,熱量亦會相對較低。 另外,一些熱盤類可選擇進食烤牛肉、燒春雞、蒜蓉燒大蝦、海南雞等相對低脂的肉類。而一些近骨、近腩位的肉類如牛腩、牛小排、豬軟骨等則淺嚐即可。 至於甜品方面,相信是最難抗拒的一環,但大家千萬別墮入糖衣陷阱,選擇了高糖高脂的甜品如芝士蛋糕、麵包布甸、窩夫配雪糕、拿破崙等。相反,大家不妨選擇雪葩、涼粉、豆腐花、水果等,同樣低卡又美味。當然,如此精緻的甜品,不多試一兩款會對不起自己,大家不妨挑選三數款最喜歡的款式,和朋友分享,既可多試不同款式,又可以減低熱量和糖分的攝取。 說了這麼久,相信有人會說:「吃自助餐應該每樣都吃才能值回票價呢!」。其實,雖然以上的選擇均建議大家多選,但吃自助餐也可以樣樣淺嚐,學懂節制之道,偶爾獎勵自己也不錯。 撰文:吳耀芬 (Kathy)營養師 認可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學會) 香港中文大學食品及營養科學學士、香港大學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 Kathy具十多年執業營養師經驗,於2006年創辦「家營營養中心」。Kathy是香港極少數同時擁有營養學、輔導學、身心語言程式學、及催眠治療資歷的營養師。她以「身營心營」為理念,認為營養及心靈健康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她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識經驗,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營養減肥技巧―「7天循環減肥法」。過去多年成功幫助無數人士輕鬆健康地達到理想體重,當中更不乏城中名人士。 Kathy常獲傳媒邀請出席訪問及烹飪節目嘉賓,並於多份報章以及網上平台撰寫專欄文章。媒體包括無線電視、有線電視、亞洲電視、香港電台、新城電台、蘋果日報、東方日報、晴報、都市日報、AM730、頭條日報、U Magazine、3周刊、SundayKiss 雜誌、孕媽媽雜誌、OURS媽媽寶寶雜誌、Baby親子雜誌、經濟日報Topick網站、生活易Healthyd網站、新假期網站、Fam101網站…等等。 Kathy認為營養健康著重生活實踐,而營養師亦不單是營養知識的來源,更是引領受眾建立健康習慣的領航員。故此,Kathy以緊密的師徒制方式,透過一對一的教導和經驗分享,把她的營養輔導技巧、健康烹飪技巧、以及以人為本的管理概念傳揚開去。 著作有《瘦身解密》、《那些騙了您很久的超市偽健康食物》、《Superfood食癒力》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kathy/

只吃蛋白不吃蛋黃的謬誤

高膽固醇是都市人常見的慢性疾病,由於血管裡有過多的脂肪積聚,令血管欠缺彈性及逐漸收窄,使血液因運行不暢順而導致出現中風、心臟病等,影響心血管健康。因此,不少朋友聽到含膽固醇的食物如雞蛋黃已經聞風喪膽,避之則吉,甚至只吃蛋白不吃蛋黃。但事實上,含有膽固醇的食物亦未有我們想像中邪惡。 (網上圖片) 美國膳食諮詢委員會在2016年取消了每日膽固醇的攝取上限,原因是人體內的膽固醇只有兩成靠飲食攝取,其餘則靠肝臟合成。因此,一些含膽固醇但「低脂」的食物如雞蛋、魷魚、鮮蝦等並不會顯著的影響體內的膽固醇水平。相反,若長期進食一些含有高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 (網上圖片) 如午餐肉、腸仔、肥肉、動物皮層、甜品糕點等,則會提升體內的壞膽固醇水平,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大家毋須聽到膽固醇便感到害怕,健康的成年人只要飲食均衡,每天吃一隻雞蛋並不會令膽固醇上升。另一方面,大家又是否知道雞蛋黃所含的營養價值與雞蛋白截然不同呢? (網上圖片) 雞蛋白主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雞蛋黃則含有脂溶性維他命A、D、E,亦有豐富的維他命B雜、多種礦物質、葉黃素、玉米黃質和卵磷脂等。維他命A有助維持皮膚、毛髮和眼睛的健康,而維他命B雜則可維持身體的基本新陳代謝和神經健康。此外,蛋黃中的鐵質有助身體製造紅血球,預防缺鐵性貧血。更重要的是,當中的葉黃素、玉米黃質和卵磷脂同屬抗氧化物,它們能有助預防癌症、保護身體細胞、改善記憶力等。 (網上圖片) 雞蛋黃的營養豐富,又有如此多好處,大家以後還捨得不吃它嗎? 撰文:吳耀芬 (Kathy)營養師 認可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學會) 香港中文大學食品及營養科學學士、香港大學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 Kathy具十多年執業營養師經驗,於2006年創辦「家營營養中心」。Kathy是香港極少數同時擁有營養學、輔導學、身心語言程式學、及催眠治療資歷的營養師。她以「身營心營」為理念,認為營養及心靈健康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她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識經驗,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營養減肥技巧―「7天循環減肥法」。過去多年成功幫助無數人士輕鬆健康地達到理想體重,當中更不乏城中名人士。 Kathy常獲傳媒邀請出席訪問及烹飪節目嘉賓,並於多份報章以及網上平台撰寫專欄文章。媒體包括無線電視、有線電視、亞洲電視、香港電台、新城電台、蘋果日報、東方日報、晴報、都市日報、AM730、頭條日報、U Magazine、3周刊、SundayKiss 雜誌、孕媽媽雜誌、OURS媽媽寶寶雜誌、Baby親子雜誌、經濟日報Topick網站、生活易Healthyd網站、新假期網站、Fam101網站…等等。 Kathy認為營養健康著重生活實踐,而營養師亦不單是營養知識的來源,更是引領受眾建立健康習慣的領航員。故此,Kathy以緊密的師徒制方式,透過一對一的教導和經驗分享,把她的營養輔導技巧、健康烹飪技巧、以及以人為本的管理概念傳揚開去。 著作有《瘦身解密》、《那些騙了您很久的超市偽健康食物》、《Superfood食癒力》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ka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