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Archives - Page 2 of 3 - 太平山青年商會
56
archive,paged,tag,tag-56,paged-2,tag-paged-2,ajax_fade,page_not_loaded,,select-child-theme-ver-1.0.0,select-theme-ver-3.1,popup-menu-slide-from-left,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1.2.1,vc_responsive

專題

中醫專題:冬季進補須注意

(網上圖片) 隨著天氣降溫,逐漸進入冬季,不少人開始自己的「進補行動」:如食山雞、食蛇,鮑參翅肚等等。誠然冬季是進補的好時機,但同時要注意切莫進補太過。 「虛不受補」皆因補不得法 所謂「虛不受補」之人,食補藥后容易出現口腔潰瘍、牙肉痛、生瘡、喉嚨乾痛等「上火」或腹瀉、肚脹等消化不良的現象,皆因脾胃虛弱所致。即「虛不受補」之人多數有脾胃病或胃腸功能方面的問題。因滋補食物往往不容易消化,進食后容易形成胃腸積滯,消化不了的營養腐化為毒素積聚,反而成為身體的負擔,故而出現「上火」或腹瀉等現象。如果有以上的情況,就要照顧好你的腸胃,因為有好的消化吸收能力,滋補食材的營養,才能入到身體裡面,為你所用。「虛不受補」通常是說脾胃虛弱,胃腸道有積滯,影響消化吸收功能,但身體虛弱、容易疲倦確實又需要補。以下有兩個小竅門教給大家:一,平補勿過量。平時唔受得黨參、北芪可以選擇健脾益氣較溫和的太子參、五指毛桃等,鹿茸、巴戟等溫補力峻猛的食材就要盡量避免。補藥用量宜小,等身體適應後再慢慢加量。二,進補兼清腸。通常所說,白蘿蔔可以解人參補氣的效果,皆因白蘿蔔有行氣消滯清腸胃的作用,使人參補氣效果不至於太峻猛而趨向平和。故而進補的同時可以搭配一些幫助消化又清腸胃的食材,如陳皮、白蘿蔔、合掌瓜、神曲、山楂、麥芽等。 食補非人人合適 你有無曾經吃些當歸、紅棗、黨參或者龍眼肉、枸杞子補補氣血,調理身體?有些人吃完會覺得精神好點,有些人就可能會感熱氣。其實進補並非人人適宜。體虛當然要補,但好多人體虛之外同時還兼有虛火或者濕熱積滯等現象,中醫稱為「虛實夾雜」的體質。這種體質的人士往往進補后有其他的胃腸道不適又或者是上火熱氣的情況,這時候就不能盲目進補。 另外有三高的人士亦要注意勿亂吃補藥。現代人攝入的食物營養豐富,飲食不節制,又缺乏運動,非常容易導致代謝性疾病的發生,如糖尿病、高膽固醇、高尿酸等等。以上人士,已經處於營養過剩的狀態,不能再進補了,但又往往出現疲倦、乏力等看似很虛的症狀,說明身體的能量代謝出現問題,需要能量供給的地方缺乏資源,不需要的地方大量營養物質堆積。對以上人士來說,最好的進補莫過於戒口與做運動,一方面減少能量的攝入,另一方面加大能量的利用,亦恢復身體的正常運作。這是飢餓療法以餓為補,以退為進的一種新的保健方式。 天灸進補 除了食療進補,中醫亦有在穴位敷貼調理身體以達到進補效果的療法稱為天灸。從冬至開始,是「三九」天灸的時候。「三九」意指冬至為第一日,及冬至後的第九日、第十八日。九為陽數之極,故從冬至一陽生起后,每隔九天陽氣上升一個層次,順應這個天地變化的規律,採用溫陽散寒的藥物進行穴位敷貼,扶助體內的陽氣以驅除身體內的「寒氣」,對於因于「寒」的鼻敏感、哮喘、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 蔡瑞珩醫師

中醫專題:秋冬轉季雜談

(網上圖片) 經過炎炎夏日,天氣漸涼,開始感到秋天的來臨。隨著天氣轉變,我們應如何調理身體,迎接秋冬?中醫理論重視養生以治未病,根據天人合一的觀念,我們的生活習慣該與大自然相應,就如大自然的動物按自己的生物時鐘作息一樣,按天然的節奏調整我們的作息、飲食、以及精神,這就是四時養生的基本概念。   季節的性情 中醫理論本於陰陽、五行的哲學思想,以二分法把事物分類。如白天有光有熱因而屬陽,黑夜無光、氣溫較涼而屬陰,白天與黑夜雖分陰陽但同為一天的一部份,即陰陽同在一個系統中,以這種方法理解事物的相對性和關聯性,便是陰陽的基本。 如西方哲學把事物歸納為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中國的五行學說把事物歸類於木、火、土、金、水五行。從形狀、聲音、動態、性格、顏色等特質,把事物進行歸類,而五行間又有共生互助、相互尅制的關係。水可灌溉而生木,金可作斧砍樹,這便是水生木、金尅木的例子。 把四季以陰陽五行分類後,每一季的性情便出來了,如春天主風、夏主火、夏季的末段主濕、秋主燥、冬主寒。按照四季的特質,我們便可以知道哪時、身體何處易犯何病,從而有所準備。春夏為陽而秋冬屬陰,夏秋之交時陰陽的轉換點,自最熱最濕變涼變燥,氣候的改變甚為明顯。   一葉知秋 歲暮天寒 秋天屬金,金氣主降,所以一見落葉,便知秋天已到。金主燥,所以秋天的主病會與燥有關。肺臟嬌嫩怕燥,所以肺弱最怕「秋老虎」。 入秋見乾咳無痰,多為燥咳,因為夏秋之交是自熱轉冷的時間,此時的燥咳亦會分有寒熱的不同,即溫燥和涼燥。而肺在表合皮毛,又通大腸,故秋燥亦會引發皮膚乾燥和便秘。 溫燥多見於初秋夾雜了夏季的餘熱,除乾咳外還伴有咽痛舌熱、煩躁喜冷,小便偏黃、大便乾結等症狀。此時適合食用一些清潤的食物,如雪梨、杮子、蜂蜜等 深秋涼燥夾雜了冬天的寒氣,多伴咽癢、惡寒、遇風遇冷加重症狀。這時便適合進食一些溫潤的食物如龍眼、百合、松子等。 到了冬天,寒氣為主氣,冬天的病亦多因寒而致。寒氣有收引之性,與現代所說的冷縮熱脹相當。筋絡的收緊易引起各種痛症加重,血管的緊張令血壓易趨上升,故中風與痛症好發於冬天。另外,身體的陽氣在冬天會潛藏於體內,令皮膚溫煦不足,排汗與皮脂分泌減少,故易感膚冷,或因失養而膚燥脫屑等,所以部份濕疹、銀屑病也會在冬季加重。   衣食住行論養生 衣食住行構成了我們的生活,故養生亦建立在這四個元素上。 秋天氣燥,溫度漸涼,但卻不忙添衣,微寒的刺激可令皮膚血流增加,令身體更耐寒。反而太早穿厚衣、蓋太多被會導致汗出過多而傷津化燥。衣物以輕便舒適、能覆蓋關節便可,早晚氣溫較冷時可多穿一點以保暖。 秋天飲食宜滋潤,潤燥護陰,顧護肺、腸、與皮膚。合適食物如芝麻、花生、雪梨、蜂蜜、雪耳等,不宜進食過多辛燥傷津的食物如辣椒、蒜頭、煎炸食物等。 冬天寒冷,陽氣潛藏,故血氣難到肢體末端,易感手足寒冷。為保護手足,冬天寒冷時應穿手套和避免穿露趾鞋。注意保暖,避免身體受到過大的氣溫轉變,可以減少血壓波動,預防中風,頭為諸陽之會,冬天保護頭部不受寒氣侵襲尤為重要。 冬季主收藏,應大自然為春季生發做好儲備,所以冬天以飲食進補甚為合適。但進補同時亦要預防過燥過膩,合適食物如栗子、羊肉、合桃等,亦可在膳食中加入適合的藥材如杜仲、熟地、桑寄生等,藥食並補。 在生活作息上,秋冬氣主收藏,人們亦應早睡晚起,避其寒氣,應日短夜長之天時。精神上亦應稍作收歛,避免情緒過於激動。 能於衣、食、住、行上與大自然相合,則無懼因季節轉變而生病,反能借天地的規律養好身體,延年益壽。     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香港仔) 丁皡醫師

創業專題:創造新「價值」

香港有一個庸俗的別名,叫「美食天堂」,應該是旅遊局想要讓遊客記住香港的方法之一吧。這個筆者從小就知道的名字,意指香港有世界各地的美食,不過說實話,從日常接觸到的菜式看來,這個「世界」很細,來來去去都是中國、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意大利、法國、泰國,還有中東,少時不懂事,真的以為世界就只有這些國家。(誰叫教科書寫香港有各國美食,令小朋友以為全世界的美食都有呢!) 幸好,社會上總有些大膽的人,為我們創造更多這個「細界」的內涵。 80後陽光女孩黃愷華(Vivian),八年前辭掉一份安定的工作,下定決心要創一番事業。 「那時我轉出來做生意的時候,我在想,做什麼好呢?那時二十多歲,什麼都不懂。但一來我自己中意食墨西哥菜;二來不是有很多人會做這菜,所以可以試試;三是,我能幻想到可以怎樣去做,我有煮飯的經驗,做餐飲應該是大型點而已。就這樣,開始了這生意。」 Vivian的初心很簡單,單單就是創業,創什麼?想到了墨西哥菜。由一間小小的外賣店Mr. Taco Truck起,到中環開分店,後來漸漸演變成灣仔的Verde Mar。 餐廳門口有色彩繽紛的餐牌介紹墨西哥菜。 水吧的設計已經很「吸睛」。 筆者以為老闆喜歡蜥蜴才佈置這麼多牠們的裝飾,但原來牠們在墨西哥真的很常見。 在訪問期間,大廚走過來跟Vivian談了幾句,筆者聽了幾句就傻眼了,Vivian和墨西哥大廚是以西班牙文溝通的。原來Vivian當年為學西班牙文,由零基礎開始,走到厄瓜多爾生活兩個多月,回來就開始做這生意。有多少人願意在不懂得當地語言,難以與當地人溝通的情況下,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呢? 放棄所謂的「高薪厚職」很容易 墨西哥餐廳Verde Mar感覺充滿活力,或許是因為老闆黃愷華(Vivian)本來就很陽光。 幾乎每個訪問都會提及到Vivian開餐廳前那份「高薪厚職」。Vivian中大工商管理學院畢業後,到投資銀行麥格理任股票分析員。 「我以前做股票分析,那是會見很多老闆、CFO(首席財務官)。我跟他們聊很多東西,然後回去寫個報告,評論他們公司。但有時覺得,我憑什麼說別人做得好不好呢?人家已經有三十年、四十年經驗,我只是剛畢業。」 那時,Vivian一直有一個念頭:調轉角色,自己開設一家公司。 「反正我還年輕,如果失敗了,那就回去找工作囉,又不會有什麼大損失,哈哈。」原來最大的本錢就是青春。(笑~) 總有人想要比較兩份工作的收入,Vivian直言開餐廳以來,沒有一個月超出當年任股票分析員的月薪,但Vivian不介意,因為創業賺到的更多。 「創業是一個過程,過程才是最享受的部分;創業無終點;創業是一個生活的方式。」她又接著說,「當然賺錢是一個重點,但我視之為不是終點,而是必須,你不賺錢你怎樣走下去呢?你行下去就要賺錢。賺錢是第一步,當你有多點財力時,那你就可以選擇如何分配資源。」 Vivian補充,有些東西可能不太賺錢,譬如教育、想要形成對社會的影響。一開始做生意時,可能還是賺錢階段,未有能力做這些覺得是正確的、想去做的事,賺錢後就可以再做這些東西。賺錢絕對不是終點。 「創業本身是create value,在社會上,如果無人創業,社會是沒有進步的,都不會有就業機會等等。最緊要是創出一些東西,才會有進步。」 知易行難,不過Vivian就是做到了。 不過,這條路著實不易走 可能有人想問,Vivian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呢?「走到這一步,最重要是堅持,中間有百萬個原因叫你放棄。」接著下來那句精警了,「辛苦就一定了。但不可以這麼快放棄,否則就會事事無成。」 看她把一間餐廳經營得井井有條,她說不過剛是起步。「雖然話創業開心,但其實通常都被眼前情況帶著走,見步行步。第一天至今,已經八年了。我覺得直到這一兩年,我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坦白說,頭五六年都是被生意牽著走,多於你想它怎麼走。」 陽光女孩由始至終只有一個心願:一家墨西哥餐廳,一定要做正宗。我希望帶給香港人新的飲食體驗,你不用去墨西哥,都可以吃到墨西哥菜。 在這個前提之上,Vivian在餐牌上教食客認識墨西哥菜。Verde Mar餐牌十分非一般,第一頁不是告訴你有什麼菜式,而是餐廳名字的由來--verde是綠色,MAR是海洋。 然後是墨西哥的地圖、這個地方出產什麼食物、那裡的調味醬油有什麼特色,然後才是菜式的介紹。 Vivian高興地表示,餐牌是由她自己親手所造的。「多人識,就自然多人食,哈哈!」 Vivian仔細地介紹餐牌的設計。 筆者想,小朋友的「細界」裡,應該有墨西哥了。 撰文/攝影:李佩螢

中醫專題:「風癩」知多點

「風癩」的正式學名為「蕁麻疹」(Urticaria),中醫稱之為「癮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從病理反應角度來看,是由於皮膚及黏膜的小血管,經過致敏原的刺激,出現反應性擴張,亦令血管壁的滲透性突然增加,血液內的水份從血管大量地流進皮膚底層,造成了局部性的水腫,臨床上可表現為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局部皮膚溫度上升; 另外,由於部份白細胞及其他發炎物質,如組織胺(Histamine),亦會隨流血液中的水份流竄到皮膚底層,並刺激局部的神經,誘發劇烈的痕癢。 (資料圖片) 蕁麻疹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風團形狀不一、大小不等,顏色多屬鮮紅,時起時消,症狀一般持續不超過36小時,消退後不留痕跡,大多伴有劇烈的痕癢,部份患者更可兼有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症狀。蕁麻疹有別於濕疹,濕疹一般於發作後數天內未能自行消退,但蕁麻疹一般可於數小時內自行消退,消退後皮膚不留任何痕跡。 蕁麻疹的發病很普遍,大概每6個人中便有1人曾出現「風癩」的症狀。其發病機制一般為I型過敏反應,當人體接觸了致敏原後,便會對該致敏原產生免疫反應,一旦再次接觸到該致敏原,免疫系統便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發炎物質,引起小血管擴張和滲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縮、腺體分泌上炎,從而產生皮膚、黏膜等過敏症狀。常見的致敏原包括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蝦蟹、牛奶等; 部份已知較易致敏的藥物,如阿士匹林、維生素B1等;以及動物皮毛、花粉等。此外某些物理、機械及精神性刺激,甚至感冒或感染後,亦可直接誘發上述過敏反應。 臨床上蕁麻疹的病程少於6周屬於急性,而超過6周或反覆發作則為慢性,部份特殊類型亦可按病因分為皮膚劃痕症、寒冷性蕁麻疹、膽鹹能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壓迫性蕁麻疹等。皮膚劃痕症又稱人工蕁麻疹,常表現為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後,沿劃痕出現條狀隆起風團,可伴瘙癢,不久後可自行消退; 寒冷性蕁麻疹則一般經接觸冷風、凍水或冰凍物件後誘發,而暴露或接觸部位較易出現風團; 膽鹹能性蕁麻疹主要由受熱、運動、情緒緊張、飲食溫度高或酒精後誘發,其表現為受刺激後,數分鐘便可出現風團,可伴瘙癢、灼熱感; 日光性蕁麻疹臨床上雖較少見,但以女性發病較多,患者經太陽照射後,在暴露位置於數分鐘內便可出現風團,多於1小時內消失; 而壓迫性蕁麻疹發病機制仍屬未明,局部皮膚在較重和較長時間壓迫下,於4 至 6小時後便可誘發風團。 中醫認為「蕁麻疹」的病因主要為患者本屬過敏性體質,不能抵禦外來的致病因素入侵身體,當它們侵擾皮膚時,便會引致皮膚出現風團、劇烈瘙癢等症狀; 此外飲食不慎亦可誘發。 根據患者的表現,臨床上多分為下列四類以作治療: 1. 風寒証:  特徵:風團顏色較淡白,遇冷加重,可伴怕冷等。  常用中藥:麻黃、桂枝、防風、荊芥穗等。 2. 風熱証:  特徵:風團顏色較鮮紅,遇熱加重,發作時常伴灼熱感等。  常用中藥:金銀花、苦參、蟬蛻等。 3. 濕熱証:  特徵:發病時可伴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等。  常用中藥:石膏、滑石、連翹、黃芩等。 4. 血虛証:  特徵:病情反覆發作,可伴心煩、面色蒼白等。  常用中藥:生地黃、製何首烏、白芍等。 在日常生活方面,患者應盡量避免接觸各種誘發因素,如化學刺激物、致敏藥物等; 假如對某些食物,特別高蛋白質類食物,如蝦、蟹、奶等曾出現過敏反應便感應盡量禁食,但謹記戒口必需具科學性,不應盲從附和; 另外精神壓力、勞累亦可令蕁麻疹反覆發作,故應注意休息及避免過度的精神刺激。     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教研中心 馬俊豪醫師

NGO專題:IDEA Nepal Local Consultation

重建尼泊爾純樸的樂土 尼泊爾2015年4月發生的大地震,很多人可能已遺忘了。可是,一群曾到訪過尼國的IDEA義工至今仍心繫尼泊爾,自上年起,他們已積極地籌備災後重建計劃,希望當地人能早日重拾以往的生活。我們正招募IDEA尼泊爾重建計劃的義工,有興趣參與者,請瀏覽http://www.ideaproject.org.hk/new/index.php/idea-project-npl15/introduction 純樸的尼國鄉土情懷 推動這群義工的最大動力,莫過於是對尼泊爾的一份純樸鄉土情懷。2012年9月,IDEA一行20多人由香港出發到尼泊爾進行建校活動。在旅程中,每天早上7時還未到,一群小孩已精力充沛地跑到我們住宿的地方—FUTURE VILLAGE,亦是他們的學校把熟睡的義工們弄醒。醒後,我們這20多人便在空地梳洗,晾乾衣物,吃早餐,還一同遠眺喜瑪拉雅山晨曦的宏偉而莊麗景色!每晚在FUTURE VILLAGE的夜生活更是多姿多彩—打打羽毛球、彈彈結他、拉拉小提琴、或是躺臥着細看繁星等等。難忘的回憶還有很多:20多人平分一罐午餐肉、村中漂亮的女孩害羞地凝望著IDEA的男義工、工作後享受尼泊爾特色奶茶等等。 與當地人體驗參與式設計 由FUTURE VILLAGE到達建校地點的道路十分顛簸不平,更經常要下車搬運阻路的石頭,但這更反映出尼泊爾的「真男人」本色。尼泊爾的小孩子比我們想像中更熱情,在言語不通的情形下,他們只能以手指指或腳踢踢的方式跟我們溝通。對著我們的工作,他們非常好奇,當他們知道自己也能參與新學校的建築和設計時,更手舞足蹈起來。在設計過程中,我們更體驗到他們對新學校的一份期盼。「年紀小小,潛能無限」是我們義工對他們最大的感受。香港義工花了數小時才能織起一個沙包,他們以當地的民間智慧,數小時便能完成數個,看到我們笨拙、不靈活的手腳,他們禁不住搶過來,十分有趣。最感動的一刻是有小孩親手織了很多個花圈,在學校開幕典禮中一個一個地為IDEA義工帶上。   IDEA簡介 IDEA 是 Involve in Design, Empower with Action,有著人人參與設計的意思。由2009年開始,先後在柬埔寨、印度、尼泊爾等發展中國家舉辦不同設計建校項目,為當地改善學習環境,IDEA Foundation Limited 是香港註冊慈善機構。

專題:鼻咽癌的中醫治療

(網上圖片)   鼻咽癌是原發於鼻咽黏膜被覆上皮的惡性腫瘤,由於鼻咽位於頭顱底部和軟腭之間,連接鼻腔及口咽,所以病灶可以侵犯鄰近的腔竇、顱底甚或顱內。鼻咽癌又稱“廣東瘤",廣東省為多發地區,香港在2013年有841人新發鼻咽癌,當中男性佔78%,男女發病的中位年齡為53,男性及女性的粗發病率按每十萬個別性別人口計算分別為19.7及4.8,而粗死亡率則為7.2及1.9。一般而言,男性及女性的鼻咽癌死亡率於35歲後有顯著上升。在中醫古籍中,雖然沒有“鼻咽癌"之名,但與“鼻渊"、“控腦砂"、“失榮"、“耳嗚"、“石疽"等病的描述有相似之處。縱使現在我們無法肯定當中所提及的臨床經驗是否為治療惡性腫瘤而設,這些文獻也為中醫調治鼻咽癌留下巨大的知識寶庫。 由於鼻咽癌的病情發展取決於原病灶病理的生物學特性,故了解病灶位置、病理種類(如分為原位癌、腺癌、鱗癌、未分化癌等)及分化程度高低都非常重要。同樣,中醫分析癌症要立體客觀,既然癌症的生物學特性多變,中醫分辨“癌毒"就絕不會只有熱毒。如果全部鼻咽癌都使用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必有弊端,單是虛熱實熱,就應該辨別清楚。況且,氣滯、血瘀、痰濕、寒毒、熱毒等皆有可能成為“癌毒",“癌毒"隨病情發展亦會變異,所以治療要切中要點,選用食療也應因人而異。透過中醫師的望、聞、問、切,患者才能更確切認識“癌毒"從可而來。 現代醫學越來越重視人體內環境對癌症發病及發展的重要性,鼻咽癌與遺傳、環境、飲食、病毒、免疫等多種因素相關,這點與中醫理解癌症不謀而合。在鼻咽癌的調治中,中醫特別重視肝膽、肺、腎是否健康,它們與其他臟腑間的運作是否暢順,正氣是否充足。中醫視人為一個整體,局部“癌毒"不可不攻,但內環境的陰陽平衡還是要好好照顧。筆者臨床上就十分重視患者的情緒,不論是鬱火抑或虛火,皆會伺機上攻,傷及鼻咽。除了處方中藥,中醫情志養生的技巧對患者康復也很重要。 西方醫學強於病灶的治療,中醫則強於內環境的調治,兩者毫無衝突。在癌症的治療歷程上,中醫的角色是多變的,有時候是輔助,有時候是主導,醫學之間的合作本是如此。現在很多鼻咽癌患者都會接受電療及化療,他們同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咽炎,口腔黏膜充血、水腫及脫落,而口干、口腔疼痛及吞咽困難等症狀或會讓他們進食大減。筆者在臨床上時常提早處方中藥漱口方,目的就是希望輔助患者完成相關療程。再者,中醫認為電療火熱,傷氣傷津,患者的消化道、血象等都有由外而內的影響,提前內服益氣養陰之中藥可整體改善體質。電療後患者在康復期間有可能長期出現口腔干燥、張口不靈、頸部僵硬疼痛、活動不利、面部感覺遲鈍及耳內積水等情況,除了內服中藥,針灸推拿亦是中醫綜合調治的重要一員,只要中醫師了解病程並作適切的體檢(如在治療前先檢查頸部淋巴結等),針灸推拿還是合適的。還有,此類患者如遇外感初起,筆者往往立即更改處方,因為電療後患者的鼻咽局部正氣不足,平日已鼻涕不清,有時感冒反應亦較為遲緩不顯,提早用藥有助盡快祛邪外出。此外,西醫或會為患者選用標靶治療(如Avastin),治療後患者有時會顯得疲倦,出現胃口不佳、鼻黏膜容易出血等症狀,筆者以為,此時益氣養血甚為重要,應盡量讓患者恢復體質。 最後不得不提,患者總會在日常診症時詢問筆者對於個別食物戒口的意見,其實箇中原則只有一個,就是按體質病情而定。就好像雞肉,坊間濫稱其為“發物",誰知中醫養生書中早已說明雞肉甘溫,雞肉餛飩可調理反胃不食的虛弱病人。雞肉溫養肝氣,如癌症患者肝火熾盛、外感明顯,當然要停一停,但經中醫調理後,哪有一世不能進食雞肉的道理?還有,食物終歸食物,如迷信坊間食療方,每日定時定量服用,食物就被變成藥物看待,暗中助長當中有害的偏性慢慢累積,結果往往會得不償失。     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臨床教研中心 歐國賢醫師

人物專訪:主席之道

青商強調議會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是社會精英的搖籃。香港立法會是港最高地位的議會之一,曾鈺成出任過立法會議員及立法會主席。八年的立法會主席生涯有如白駒過隙 ,曾鈺成在今屆最後一次立法會會議以祝福香港及一篇感言作結。今次太平山青年商會有幸邀請他回顧過去立法會的點點滴滴,與大家回首主席之道。 作為主席甚艱難? 對比起作為一個立法會議員的工作,曾鈺成解釋議員要準備發言,在會議辯論中透過組織其他議員的發言要點,對相反觀點者加以駁斥,進行投票。因此,他還是立法會議員時會花不少功夫準備發言稿及資料搜集上。而主席的職責是要執行會議按照議事規則進行,判斷發言、行為有否違反議事規則,不需要反駁不同議員的論點。 他認為要執行的立法會會議的工作其實不困難,因為立法會內有豐富經驗的秘書處人員,他們明白議會的先例、規則、法律條文及如何執行會議。他自謙主席的角色不是很重要,只是執行會議中的議事規則,發生任何事都要按的議事程序去主持會議。「儘管議員道出的觀點,我不完全同意,若他們沒有違反議事規則,我也不可以制止他們發言。即使議員挑戰議事規則,他們亦明白主席要按的議事規則處理有關規程問題的投訴,不論是建制派的黨友還是泛民的議員。」 近年議會內擲東西行為屢見不鮮,有人會擔心這種風氣及本土派的冒起會對議會文化造成衝擊。但曾鈺成認為日益激進的主張不足為懼。「因為社會有法治的約制。即使激進或本土派人士成為立法會議員,他們仍要受到基本法的約束。他們在議會違反議事規則,主席就有權請他們離開議事廳;違反了法律就要送到法院接受法律制裁。」筆者瞥見主席沉着鎮定的臉色,明白到只有從主席的視覺去看風起雲湧的政壇才能處之泰然。始終如一地相信法治,按照議事程序去執行立法會的會議,是曾鈺成履行主席職責的不二法門。 不過,曾鈺成指出作為主席不但要處理大量立法會的事務、文件,亦都要處理公共事務,例如與國內外的官員、議員進行交流,安排他們訪問立法會的事宜。平日主席亦有受邀接受不同的媒體、機構的訪問。與其說主席在議會內外舉足輕重,說主席的工作日理萬機更為貼切。 難忘經歷與體會 訪問團隊與從主席辦公室不徐不疾地走到到議事廳,曾鈺成告訴筆者在主席辦公室與議事廳之間有一條秘密通道,方便主席出入。而一般通道則會經過公共的空間,沿路除了有牆壁上歷任立法會主席的照片,亦有必經的「傳媒扑咪位」。「每次立法會會議中有事情發生,都會到這向傳媒說些話,有次在我見記者時有對我裁決不滿議員在後方大叫口號。」此時此刻,曾鈺成從傳媒站的位置凝望着面前的講台,彷彿與過去面見傳媒的自己對談起來。 由「傳媒扑咪位」向右拐就是立法會的議事廳,甫踏入議事廳,曾鈺成指向議事廳上方的公眾席。「記得一次有坐在公眾席的市民在會議其間突然跑到最近我們的一邊,向我們掉出一隻鞋,大樓內的保安人員立即把他捉住。有趣的事發生在該市民被警察帶走前,他要求到儲物櫃中取回個人物品。原來該市民『早有準備』,將一雙鞋放置在櫃內,以便『行動』完成後有鞋可穿。」曾鈺成笑言幸好無被掉中,否則應該會頭破血流。 相比起議員擲東西的情境,掉鞋的市民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曾鈺成回頭望向主席台與一眾議員的坐位,指向不同的坐位「梁國雄前面的就是陳偉業,陳偉業的旁邊就是陳志全,陳志全的旁邊就是黃毓民。」曾經從事教育工作的曾鈺成,就好像一個管理班房秩序的老師,記得「同學」的坐位,留意「活潑」的「學生」。因此,他也承認進行會議時特別留意這幾位議員,當他們在席時自己往往都會正襟危坐。相反,當他們不在席時,曾鈺成才覺得會議進行得揮灑自如。可見,幾位議員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八年的時光匆匆,要說到最難忘的是曾鈺成第一次「剪布」,是審議有關立法會遞補機制的條例草案,他決定將所有修正案合併為單一項辯論。而當時的「拉布」不流行以點人數的方式進行,主要靠議員發言。「大概是半夜四時,議事廳內基本上是杳無人跡。但一當我要停止會議,泛民的議員到回到議事廳。他們靜靜進入,好像一個個幽靈飄進來,一陣子就填滿了整個議事廳。對這年事印象深刻是因為當天是我的65歲生日,議員們在十二時正為我準備了驚喜派對。黃毓民還親自送了一個蛋糕給我,當時仍未「剪布」。但四小時後我就「剪布」了,及後有很多人鬧我『出年今日係你死期,嘔返個蛋糕出黎!』」立法會內的人、物交織起的往事相信是主席之道上最令曾鈺成難以忘懷的風景。 記者與筆者問及曾鈺成可否到主席位拍照時發掘了有關坐位的冷知識。未到過立法會的讀者未必知道,公眾席和記者區都可以看到議員的位置,如果議員在坐位看手機,上方的公眾人士和記者就可以看得見你在看甚麼。而唯一一個任何位置的人都看不到桌面的坐位就是主席位。在回歸前的立法局主席都是由港督出任,主席位是「神聖」的。所以遺下了主席或代主席在非會議行進其間不可以坐在主席的坐位的傳統。 作為從政者…… 曾鈺成明白社會撕裂的情況,在議會內亦面對冤枉時刻。他回憶起一次與泛民劉慧卿等人拍照,被黨友批評不應予公眾印象與泛民「走太近」。在議會外,社會撕裂、對立可見於激進、本土派冒起。除了法治的視覺,他分析對港不滿只有幾個結果。一,是選擇離港。二,是本土派支持不足、過於務進,犯法而被送入獄,不會對社會有影響的。三,是他們有足夠的支持從而成功推翻制度。他豁達地說:「那時就是社會出了問題、生病了,推翻制度只是的其中一種變革的可能。一個制度能否維持視乎它是崩壞了還是有其生命力。」對於本土派為立法會會否帶來新局面,他幽默地問:「怎會有新局面,他們當中有誰比黃毓民出色?」 在議會中,建制派的議員佔多數,有人覺得議會通過部分人反對的議案是不公,甚至有進一步批評選民政治盲目、無知、冷感想法。曾鈺成解釋在過往出訪時,與外地的平民溝通時發現,香港人的政治敏感度、對時事的關注、知識絕不比他們遜色。若建制派真的「保皇、盲撐」政府,因為他們也要面對選民、擔心選情,他們無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贊成大部分人反對的議案。經驗告訴他,選民不可能完全清楚政綱所有觀點及論證,但現實的政治遊戲、操作就是這樣。從政者、理性人甚至相信民主制度的人,都不能「輸打贏要」,他說「不可能人們反對你的主張、建議就是人們盲目、無知、冷感!不可能人們支持你的主張時就說『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篤信民主、法治、人民的眼睛永遠都是雪亮的。看來社會高舉民主選舉好處、重要性的同時,忘記了民主就是要尊重民意,忘記了民主是將希望寄託在人的理性、智慧上,忘記了要相信人。若與人民想法有出入,理應反思當中的原因、有何不足,而非怪罪他人。 我看主席 常言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訪問之行雖在壯麗落霞下作結,但曾主席的話在腦海中迴盪了一整晚。不論是從政者或是領袖,不單是要對事實放下個人成見得出透徹的分析,而是一種包容與自身立場對立的風範與氣度。這種領導風範是從個人內在修為、自省而來,使得面對風雨飄搖的局勢也可以處變不驚。    

人物專訪:矢志爭取動物權益 – 麥志豪訪談錄

  相信動物對人類的重要性 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麥志豪予人非常有自信的感覺,可能與他熱愛網球運動有關。他曾經從事編劇、廣告,於30多歲時,已經冒起想在有生之年留下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的想法。Mark坦率表示:「我不是偉大的人,只是當時生活又不太有壓力,你可以說是回饋社會也好,我當時認為是時候留下一些東西在世界上。假若可以建立體制,以惠及後世,實為一件美好的事。」只是憑藉此理念,加上精密的「計算」,他相信動物對人類的重要性,但動物往往受到不公平對待。動物是弱勢社群中的弱勢社群,而且沒有平台發聲,故他選擇了從事動物醫療行業,因為有影響力,且他要做最專業及最有話語權的事業。他於2002年撰寫了計劃書向城中大富豪叩門爭取財政資助,可是最後對方不了了之。滿有雄心的他欠的只是一筆資金。 感激好友周慧敏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機緣巧合之下,與相識多年的好友周慧敏講出計劃,周只是一句話:「那你去做吧,錢方面我來應付!」周慧敏就舉行了2006年名為《Back For Love》的復出演唱會, Love指動物的愛。演唱會得出的收益全撥捐予他搞慈善事業,演唱會沒有標榜是為慈善。11月10日為第一間動物診所成立日,開張之後才知道當天就是她的生日。她當天也沒有主動提及。作為筆者當時我聽後極為感動,人至善的地方就是做了善事不為人知,也不當作什麼一回事。麥先生曾建議診所都以她為名,也被她拒絕。這些年來,她從不掛在口邊是她的功績。 動物醫療是權益運動 麥先生認為,人和動物一樣,在最弱勢的時候緊張就是健康。其他動物福利如狗廁所、狗公園也不及有錢看醫生來得重要實在。所以動物醫療是權益運動,是返回最根本的權利。另一位影響他成就動物福利事業的人是獸醫Dr James,他當時做義工,救了一隻被車車倒的大唐狗,盆骨與後腳都碎了,他當時表示已打算安樂死,就算醫治也需要10萬至20萬,此筆錢已經可以為100隻流浪狗隻做絕育手術。當時的獸醫Dr James二話不說,吩附診所的醫生通宵留下做手術,原來是動用了「 灰姑娘基金」此基金是幫受傷動物做免費治療的,是平時信任Dr James的顧客捐錢籌集的基金,數額不大的,而且沒公開。當時他在想,如果可以無限量地幫動物,把此概念變成體制,我一邊出力,一邊找有心捐款錢便可以了。雖然Dr James不贊成,而且預告了所有面對的困難、如人事、有人反對、受人挑戰、過程艱辛、負責人是否可以堅持原則到最後等。麥先生最後決定勇於面對,念舊的他把Dr James那張寫滿提示的小卡一直保留至今,以用來不時提醒自己。 基金的存在證明做著的事是對的 筆者欣賞他擇善而固執的性格,他表示對動物醫療是貧窮共享,背後理念是平等公義,迄今已經擴張至5間非牟利動物診所,動物主人可以用成本價惠顧動物醫療服務,獸醫都是專業水準。 而他創立的「NPV流浪動物醫療基金」,則是純動物福利,免費為流浪動物醫療,他表示若社會認同理念就有人捐款,若沒有人捐款,就等於社會上沒有人認同,道理就是如此簡單。他不需刻意宣傳,曾有相識很短的台灣女人認同他理念,捐了大額款項。 放開胸懷看承傳 近兩至三年他積極向漁護署及立法會反映動物的權益問題。不說不知道,他同時是健身及網球教練,喜愛公平,難怪也熱心為動物找回公平的權利。他眼見虐待動物在香港很嚴重,成立了動物警察,去監察周圍的虐待動物事件是否得到迅速而合理的跟進,對警方執法亦有讚有彈,平時又四出去社區及學校宣傳動物醫療理念。 他現在已開始逐步引退,還打算著書留下印記,他表示最重要保證離開前他所創立的制度是完善的。對於承傳的人是否可以如他一樣,他認為各施各法,放開胸懷看未來發展。香港人,看來應該也要學習麥先生,窮一生賺錢之餘,想一想我們可以為社會,為弱勢社群做些有益的事,筆者不希望香港人「窮得只剩下錢」呢!     太平山青年商會會員 – 郭秀梅

港人移民天堂—台灣

一提到寶島台灣,相信在不少人的腦海裏浮起的是台北夜市的各種美食、台中清境農場的羊群、台車墾丁的陽光等,是不少香港人長短假期的休息充電之地。 自2013年香港電台鏗鏘集的「移民台灣」的專題,掀起了香港的一股討論熱潮。根據統計,2014年香港人移居台灣的人數是2011年的三倍,已達到7500人,到底台灣有何吸引之處?我們今次訪問了早年移民台灣的GiGi。 有別於一般的投資移民,GiGi是因為覓得真愛而放下一切嫁去台灣。然而,要在台灣落地生根也不是想像般容易,而且要融入台灣當地的生活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及適應。 (截圖自台灣交通部觀光局) 台灣生活跟香港很接近,適應容易? 生活習慣上,台灣人出入都是以機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相信有台灣自由行經驗的人都會明白,在當地有一台機車的確方便不少,更可以到處遊覽,但大前提是要有車牌呢﹗(據說很多店家為了做生意,也沒有要求租車客要有車牌就把機車出租了,為自己的安全著想,的確不應嘗試無牌駕駛啊﹗) 「馬路如虎口」是家傳戶曉的句子,大家都知道過馬路前應要「左望望右望望」,確定沒有車輛駛過而且又是「綠公仔」才過馬路。但撫心自問,有沒有在某些原因下偷偷地亂過馬路?台灣人會認為此等行為為「不文明」及「沒有文化」的人才會做的事。因此,下次去台灣,記緊別亂過馬路啊﹗要好好遵守交通規則啊﹗ 台灣都是講國語,我的普通話即使講得普普通通也能溝通? 在台灣雖然以國語(在中國及香港都稱之為普通話)為主要語言,但仍有極大部分人口是講台語的,以中年至老年人為主,因此,在非旅遊區裏仍然是是台語作溝通語言。GiGi小時候也在福建一帶生活過,也懂得說閩南語,但去到台灣仍感英雄無用武之地,因為當地人講台語的語速之快,不是說「懂」得說閩南語就夠,還要夠地道。 台灣消費指數比香港低,一切開支比香港少,生活壓力也應該比香港少吧? 這是大家的不了解。在香港生活,樓價、物價、工作壓力樣樣升,也是刺激大家移民台灣的其中一個因素。雖然台灣的消費比香港低,但同時台灣的薪金也比香港低,因此以台灣工作的薪金在台灣生活,情況就會跟我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台灣大學畢業生的薪金大約有6000-8000港幣,相比香港的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點還要低,當中的生活壓力也不能少覷。台灣物價和生活指數雖然較低,但低薪現象一直是困擾的社會問題,打工仔未見得受惠於經濟成果,工資水平增長則追不上通脹升幅。如果本身是有一份薪水不俗的工作,移民到台灣做打工仔,很大機會要面對降薪問題。 台灣創業風氣盛,而且租金、薪金及進貨金額比香港便宜,是一個適合創業的地方嗎? GiGi不諱言台灣創業的成本的確較香港低,能吸引年輕一輩到台灣闖一闖,很多都會經營飲食業。經營飲食業除了要面對食物安全問題之外,誠如之前所說,還要配合當地文化。原來當地人打電話叫外賣主要是用台語,而且語速很快,假使間你運用台語的能力不夠高,很容易就要捱罵呢﹗再者,要對附近的社區非常熟悉才能送外賣,否則客人等候的時候久了很大機會會被取消單子,那就真的虧本了﹗所以很多時要聘請當地人擔任全職或兼職員工,就會變得過份依賴員工,這也是打算到台灣一嚐當老闆滋味的年輕人要注意的地方。 最後,GiGi不建議大家貿然放下一切便移民到台灣另覓工作或創業,如果真的決定要移民台灣的話,她建議大家要先做好萬全準備,給自己留條後路,也為自己定下一個時限,假如時限到了但未能達成夢想,便應回來香港再謀求發展。     文:出版事務董事劉珮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