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Archives - Page 3 of 3 - 太平山青年商會
56
archive,paged,tag,tag-56,paged-3,tag-paged-3,ajax_fade,page_not_loaded,,select-child-theme-ver-1.0.0,select-theme-ver-3.1,popup-menu-slide-from-left,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1.2.1,vc_responsive

專題

人物專訪: 經營快樂

在繁忙的旺角鬧市中,有很多隱世高人。走進彌敦道旁一個不太起眼的商場,乘電梯上二樓,一出門轉左,就見到一個年約四十歲的大男孩在示範一款最新的玩具--鐵甲奇俠的左手手臂。 「它是以手部動作控制的,一個按鈕也沒有。我第一次用的時候,也花了幾個小時才掌握到如何控制它。」店主邊說邊示範,機械手臂隨即運作起來:一時手掌中心發出強光,兼有機械聲配合;一時前臂彈出,開合發炮位置發出綠色鐳射燈⋯⋯店前一名男人也看得雙眼發光。 「全香港只有我一家玩具店有賣,一千多元不貴了。你帶回公司展示一下,多型!最重要是即使讓同事試玩一下,他們也無法驅動它,那份優越感⋯⋯」 那男人的朋友也不停拍他手臂,鼓勵他買下來,不過他仍然四處張望,未能下決定,突然他眼睛向左上方一瞄。「請問那兩個Iron man頭盔有什麼玩法?」 店主從架上取下一比一鐵甲奇俠頭盔,「這個Ironman頭盔就要等一等了,因為太好賣了,廠商趕不及造那麼多貨,所以這個價錢會再貴一點。它附有一隻戒指,戴上頭盔後,用戒指在耳際掃一下,前面會掀開,多掃一下便關上。」 那男人看起來更難抉擇了。店主笑說了一句:「如果兩件都穿上就真的成為Iron man了。」 最後男人依然下不了決定,拋下一句:「我繞個圈再回來。」 店主沒有挽留,因為全港只有他一家有賣這玩具,而且供不應求,所以他毫不擔心。 筆者走上去,打了個招呼,「你好!你就是那位玩具收藏家嗎?」 沒想到,他劈頭回了一句:「我不算是玩具收藏家,我只是喜歡玩玩具而已。」 最緊要中意! 梁偉良(Thomas),在旺角經營一家玩具精品店。不過,你未必能在這家玩具店找到你喜歡的玩具,店內有陳列架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模型,也有螢幕播放著漫威漫畫(Marvel)英雄系列的電影片段,然後,沒有了。因為Thomas只會賣他自己喜歡的,所以各式各樣模型也只有籃球球星、星球大戰的角色、Marvel英雄等等。 「我不會賣自己沒興趣的玩具的,因為我根本都不認識。」即使有某個動漫掀起一陣熱潮,但如果他沒有興趣,也不會賣。「賣玩具的時候,也會跟客人聊起關於那玩具的故事的,我不認識的話,怎聊起呢?最緊要中意。」 Thomas喜歡上一樣東西時,會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年輕時喜歡NBA,把一件又一件NBA珍品收藏起來,「如果說的是收藏家,NBA收藏家都算是的。」 Thomas收藏NBA各式物件逾廿年,件件讓人大開眼界,今年更首次組NBA團,看高比拜仁告別賽。 不過當筆者想問起NBA時,他又給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回覆,「不如問問我別的,我也很喜歡單車的,不久後應該會辦一個跟單車有關的團。不是應該,是一定會,因為實際上已經談好了很大部分。」 也難怪的,在谷歌打幾個關鍵字就知道,Thomas接受過無數次有關NBA的訪問,更被稱為「著名NBA收藏家」。 最緊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我不是不再喜歡NBA,如果跟我聊起NBA,我也會津津樂道地聊的,不過其實我也有喜歡其他東西,有試玩不同東西,如果你問我其他,我會更開心一點。」Thomas就是如此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他接著提起香港的年輕人,「我跟不少年輕人接觸過,也有人邀我到大學分享,不過我跟大學生對話後,發現有他們有很多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做什麼。」 談起年輕人、談起佔中、談起香港的未來⋯⋯再說回玩具。「就像有很多人來買玩具,他們分不清想要和需要,買了玩具,滿足了一下子的購買慾後,只放到一個角落,沒有真正玩那玩具。有時他們也不是很了解那件玩具的故事,只是見很流行便買一件回家。」 在經營玩具店上,Thomas或許不符合一般人理解的「成功」。 「你有打算擴充業務嗎?」「沒有!」他連想也沒想就拋下這答案。 「賣玩具不是站著收錢給貨就可以的,要跟客人有交流,所以要對玩具熟悉,也有一定表達技巧的要求,所以請人並不容易。而且我不太喜歡跟人夾的,比較享受one man band,自己一個人打理鋪內大小事,現在也已經忙得不可開交,擴充業務太麻煩了。」 「我在經營快樂!」 遺憾最美 Thomas一邊接受訪問,一邊收拾東西,準備收鋪。筆者打趣的問,「如果明天世界末日,只準你帶走一件最珍愛的收藏,你會帶走哪一件呢?」 這次他被我這問題塞到了,「為什麼要把事情簡單複雜化呢?我平日不會想這些的。如果只準我帶一件⋯⋯我什麼都不帶,那就可以留住最美的一刻。因為有遺憾,所以那一刻才是最美的。」 Thomas認為要成功先要不怕輸。什麼都不帶走,重頭開始好了,或許太空有不同收藏品的等著他呢! 「那一段精彩時光,永遠不會被遺忘」,離開時,筆者從他卡片上看到這一句。他就是直到現在都忠於自己,創造自己不會遺忘的精彩時光。   文:李佩螢

人物專訪:擁有25個不同國籍小孩的校長

  「LMC 是一個小世界。」此話出自一個就讀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的學生。 我們經常聽到,「學校是社會的縮影」這句話。的確,除了課本知識外,我們還會在學校學習待人接物、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等,令我們的德、智、體、群、美得以培育。除非入讀國際學校,否則一般本地學校很難會有其他國家的小孩與我們做同窗,大部分都是香港或國內的,近十數年會比較多少數族裔的非華語學生與我們一起上課。 假如,你就讀的小學有來自25個不同國家的同學,你會有何感想?興奮?期待? 當你身分一變,要管理一間小學,一間有25個不同國籍小孩的小學,如何能讓他們融洽相處?如何培養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 學校以「愛敬勤誠」,更以林文燦博士的英文縮寫「L代表Language,M代表Moral,C代表Control」作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全人發展,培養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開心學習及靈活運用所學習到的知識。 校長文詩詠致力透過文化藝術活動,啟發學生創意及促進文化交流。例如在2014年舉辦的大型藝術活動Joia,讓學生發揮創意,參與繪畫、雕塑、立體展品製作。視藝科教學方法亦與眾不同,鼓勵學生多主動認識世界,了解世界,老師會要學生在創作畫作前先做資料搜集,例如相片等,去尋找背後的意義或故事,了解當中的意念,再加以發揮,開始創作,有系統地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 除此之外,學校亦強調互相尊重及包容的精神,在早會上更設有分享環節,讓學生自我介紹或介紹自己的國家及文化,更會一起唱中國國歌,讓學生更加認識香港,籍此培養學生的品德、社交及情緒控制,以及令學生對學校更有歸屬感。課程上,每月更有一課學生成長課,教學生互相尊重及包容的精神。因為學生來自不同的國籍,有同學需要用頭巾包着頭髮,也有的是要在校服內加添長袖衫等,因此要教導學生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宗教,更要學生明白文化多樣性。 該校學生在體育科上表現較為出色,因為學校聘請了不少專業體育老師,當中也有國內的體育界精英,在中國全運會獲八連霸;有老師是中國籃球省隊隊員;也有本港大學足球隊隊長及港隊籃球隊員等。在優秀的體育界精英培訓下,學生除了享受不用寫字的體育課外,更可對自己有更入認識,知道自己對運動的喜好。

會員投稿:追夢人生 – 郭秀梅

(網上圖片) 人沒有夢想,就等於咸魚一條?人為萬物之靈,就一定要有夢想?這些疑問一直在腦中盤旋,如漆黑夜空時而冒現的一點白光,疑似星光又像衛星系統,我應該相信浪漫的構想還是現實的解釋? 大家可能都寫過中文作文題目「我的夢想」。小時候的作文手稿,至今仍珍而重之保存在身旁,人長大了才知道,夢想需要太多機緣巧合才達成的。我不是想殘酷地砸碎大家的夢想,而是有時候現實就是現實,如果你要養妻活兒,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生活的重擔已令你透不過氣來,難道你為了個人夢想而成為不負責任的父親嗎?原來當時的老師們,都鼓勵我們作夢,但沒有把人世間現實的殘酷告訴我們。說起來,也要感恩吧! 不過你可能會問,沒有夢想的人生統統是空洞嗎?我又尊重他們呢,世界上沒有人說過有夢想與沒有夢想的人生有高低之分,我覺得世界上的事物應該各適其適,曾請教過一位我敬重中文科中學老師關於達成夢想的問題。他表示,不要以為自己才高八斗,與古人相比,我們真的渺小,憑甚麼說自己有甚麼奇才異能。甚麼都要講機緣,梵高在世一幅畫都賣不出,我們的懷才不遇算是甚麼。只有謙卑地生活,才覺得幸福。這種隨心的思想,有點屬於佛學的不執著味道,達到夢想固然開心,然而執著於有沒有夢想等於有意義的人生之類,就未免偏執了。生活已經不容易,談夢想,我同意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此思維的。 先不談夢想可成真的要素等,所謂的金科玉律相信大家讀得過飽了,個人而言,人有夢想去追尋,總比沒有夢想的人生燦爛得多,在付出的過程中你會嘗透甜酸苦辣的滋味,因為你認為值得,夢想是一些較難實現的東西,為了追夢,你要犧牲,要付出,要被上天「勞其筋骨」!叫天不應叫地不聞,甚至被人譏笑,你可能會感到天色迷霧,孤軍作戰,但你也甘心命抵!因為你想得到,你想圓夢!我不絕對認同「堅持做下去就是勝利」的口號式鼓勵說話,但我明瞭,不堅持就一定不可以實現,堅持的就有希望可達成。築夢工程就是希望工程,把不可能變做可能!通常輕易得到的事物人不會珍惜。人類,總是很犯賤的。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博士一場極為著名演講的稱呼,該次演說中,他強烈訴說其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認為黑人與白人有一天能和平且平等共存的宏願時,不斷重複使用的「I have a dream」(中譯: 我有一個夢)一句,成為很多後來有夢想的人的金句。所以說有夢想,真的「可大可小」!小至個人際遇的劇變,大至影響人類的歷史。如果你有一個夢,又搞定了生存的基本問題,那就想辦法去達成它吧,為了不令人生有遺憾,少少的苦楚也要忍受,有人在身旁鼓勵誠然是一件美事,然而旁人的冷嘲熱諷有時候在所難免,那請把冷言冷語視作掉落遍地的落葉,它們都是夢想必須要的肥沃土壤,轉一個念頭,如何化悲憤為動力,且看閣下的修為了。     太平山青年商會會員 - 郭秀梅

創業專題:本土 . 我們定義的啤酒

廣東話,你聽得多,廣東話啤酒,你又有沒有聽過? 啤酒,眾所周知是洋貨,多年來,外國人對好啤酒的定義,我們都是一口一口地喝下去的。不過,原來也有人不認同那個標準。「外國人吃的跟香港人吃的不一樣,口味不一樣。他們吃的是Chips and fish;香港人吃的是魚香茄子煲、豆腐炆火腩。外國人口味濃一點,所以他們啤酒的味道也是一樣。」 為著釀製最合香港人口味的啤酒,三個二十多歲的年青人--阿波、阿德、Mark--膽粗粗開了一間釀酒廠,專為說廣東話的本土人,打造本土味道的本土啤酒。 本土味道的本土啤酒   要打造本土啤酒品牌,包裝、材料、市場、資料投放上都要本土。 先看包裝,啤酒瓶上的標籤印有兩隻中文字--「麥子」,香港人一看,倍感親切。包裝上除了印有「100%香港釀製」外,還有一個五角形圖表,每角各別寫有「烈、雅、澤、剛、芳」五隻字,像能力圖,至於是什麼味道,那你要嚐嚐才知道了。 本土材料,不是指所有材料都來自香港。受地域限制,水是東江水,麥芽、啤酒花是入口貨,麥子啤酒本土在於原創口味。蔗汁加啤酒,甘蔗黑啤;龍眼加杞子加蜜棗加啤酒,桂圓啤酒;薄荷茶加啤酒,薄荷啤酒;還有最初放在鹽田梓村賣的淡麥啤酒,鹽田啤酒⋯⋯香港少有的創新思維,把香港人熟悉的味道都融入啤酒中。 銷售對象,當然是香港人,「到現在我們沒有主動把麥子啤酒推銷到香港島,主要是新界和九龍,因為在香港島買啤酒的很多都是外國人。當然有人主動找我們,都會合作的,但我們都不會主動推銷到港島區。」至於銷售地點,主要是那些在劣勢中也堅持著的小店。 設廠,他們也選上荃灣,本土味十足。廠房不大,一眼看完,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存。「這套釀酒的器材是阿波自己在家裡砌出來的。外國的釀酒器材動輒都很貴,自己買器材組件,便宜多了。」成本不多,動動腦筋,動動手腳,又多出一條路。   一步一步走出本土路 那麼,本土有出路嗎?能賺錢嗎? 「做生意最好的地方是,有得揀。」可以選擇用什麼價錢賣給誰,可以選擇發展道路,可以選擇不被市場牽著走,而是創造市場。「做生意不一定要介意即時的市場成果,因為漸漸做下去,慢慢便能夠讓人看到。」 他們老早已強調,釀酒廠不是賺很多,但是足夠生活的。他們當然希望能夠找到投資者,能夠增加設備、增加空間、增加產量,擴大營業規模,但他們不要盲目發展。「如果有人給二千萬發展,麥子也未必能即時吃下這筆錢,因為還未發展到這樣的規模。我們不是低頭發展,而是尋找道路中,按時機做事。」路,還是要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對話過程中,聽得最多的一句是「這個世界很死的」,語氣是不以為然那種,意思就是,框框是人定出來的,「做生意就是要有冒險精神。」事情一定有解決方法,以前認為事情很困難就想放棄的小伙子,落手落腳去做時,明白到這個道理:只要有明確的目標,路有多冤枉,拐了多少個彎,都會走到目的地。 目標明確 創業不單要受大環境影響,還十分講求伙伴們的合作。阿波本來是個藝術人,在劇團裡做事,鬼主意多多;Mark是阿波的堂弟,大學讀會計,長袖善舞;阿德是阿波的中學同學,本來有IT正職,實幹。他們三人因緣份走在一起,雖然說可以以各自長處各施其職,但光看他們的背景,很難想象他們如何以一致的步伐走這條路。 「有爭拗是正常的,我們的做事模式也不同,不過三個人一條船,在明確目標下,也不會有很大的分歧的。」舉例來說,他們早前多租一個工業單位,主要作貨倉之用,在商討選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不同的想法,你說要近,他說要大,我說要便宜,大家定下一個先後條件就行了。正因有這樣的磨合,才擦出美麗的火花。 「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想讓人知道何為酒、教人認識手工啤、啤酒既有的定義和他們的看法⋯⋯即是讓人認識『廣東話啤酒』。」這就如同身體有不同的部位,做事各有不同,卻能朝同一方向進發。 創業不是一條易走的路,況且,他們想創出一條全新的路。「本土」二字能多多少少挑起人的情緒,不過,這不只是一個理念,而是能呷一口,親嚐它的味道,或許這就是本土精神。     文:李佩螢

健康專題: 濕疹知多點

踏入三、四月,潮濕的天氣令不少人的皮膚突然變得敏感,當中部份更會前來求診,一直追問是否患上了濕疹? 如真是確診為濕疹,為甚麼皮膚上的丘疹卻一點也不「濕」? 其實真正的濕疹是怎樣的呢? 從中醫角度來看,濕疹屬於「濕瘡」的範疇,主要從發病部位、病情進展而細分不同的疾病,例如四彎風、腎囊風和急性、亞急性、慢性期濕疹等,同時亦會按患者皮疹的顏色、乾燥、及其他身體狀況而分型,再作針對性的治療。 而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濕疹所包含的疾病範疇非常大,臨床上主要從病因角度分類,主要可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內源性濕疹可分為異位性、脂溢性、神經性、乾燥性及瘀滯性皮炎,以及盤形濕疹和汗疱,其中以異位性皮炎較為常見。此類皮炎屬於濕疹的特別類型,屬於前述中醫「四彎風」的範疇; 「四彎」是指雙手肘窩及雙膝後膕窩的皮膚,「風」是指痕癢,所以「四彎風」正正就是描述了此病的高發位置及主要症狀;當然發病位置更可包括頸周、眼周、腕後掌側及足踝背側等皮膚摺叠處,症狀亦包括出現斑丘疹、滲出淡黃色的黏液,亦即是所謂「濕性」的濕疹,亦可表現為皮膚乾燥、肥厚等,亦即是所謂「乾性」的濕疹。此外,這類患者多屬兒童,亦多數同時伴有鼻敏感、哮喘等敏感病,當中部份家長及近親都有同類病史。 至於外源性濕疹則可再細分為接觸性、刺激性、敏感性、光毒性及光敏性皮炎,其中就以刺激性及敏感性皮炎較常見,前者即所謂「主婦手」,一般出現於手掌、手指背側或手指間隙,當然亦可出現於足跖部,主要表現為局部皮膚潮紅、發熱、乾燥、脫皮、劇癢,偶亦會長出細小疱疹,甚至滲液,其病發的過程多曾直接及長時間接觸較高劑量的致敏原,例如長時間使用酒精清潔雙手、使用洗潔精洗碗等,此類濕疹與接觸性皮炎不同,就算已再沒接觸致敏原,皮疹亦會反覆發作; 而後者敏感性皮炎與前者的表現一樣,只是此類患者多屬敏感體質,一般對其他人不會致敏的物件,若被他們碰上,即使是短時間、低劑量的接觸也可誘發其過敏反應,臨床上以穿戴新耳環、外敷刺激性較大的中草藥等較為常見。 中醫治療濕疹的方法主要包括內服及外用中藥,有需要亦會配合使用針灸治療。 中醫認為是由於「脾虛」,亦即是脾的功能不足而導致濕疹,所以上述的方法亦會以「健脾」為「治本」的原則,再加以「治標」的藥,同時配合適當的潤膚、戒口、情緒控制及充足休息,這樣才能較有效地把病情控制,轉重輕受。當然病情較為嚴重或急性發作的患者,亦可同時配合西藥,以穩定病情。 除了治療外,預防濕疹的復發同樣十分重要; 要預防復發,患者應從以下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開始: (一) 戒口: 傳統的中醫理論認為「發物」,如蝦蟹、蛋、筍、糯米、羊肉、鵝、乳鴿等,濕疹病人是不宜進食,因為進食過後會誘發更多新的皮疹,皮膚會更加痕癢; 另外亦不主張進食「熱毒」,如牛肉、辛辣煎炸等,或者是「濕熱」的飲食,如啤酒、芒果、榴槤、菠蘿、咖喱等,以免刺激皮膚; 有些人更會戒生冷飲食,如魚生、雪糕、汽水等。其實用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戒口有一定的科學性,因為上述食物,部份內含的蛋白質外形較易被過敏的身體,誤以為是抗原而產生大量的抗體,使皮膚進一步發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對每樣食物的敏感度都不同,所以要自己留意哪款、甚麼劑量以上才會致敏,針對性於急性期戒口,於靜止期淺嘗便足夠; 當然以上的飲食是臨床上常見的致敏原,還應包括花生、不同果仁類等已知而較多報導的過敏食物,亦不容忽視。 (二) 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建議避穿毛冷類衣服,可以穿棉質、絲質的代替; 另外忌用過熱的水、過多的肥皂、沐浴露洗澡; 如果要處理骨傷病, 亦注意避免長期外敷刺激性的中藥; 忌接觸過量的洗潔精、酒精; 避免曝曬。 (三)皮膚護理: 要經常保持皮膚滋潤,緊記洗澡後要外塗潤膚膏 (四) 注意感染: 如果抓傷了或出現滲液的皮損,要注意感染,可以用紗布保護。 (五)其他: 當然亦注意減輕壓力及有充足休息; 如家族成員有過敏性的皮膚病史,就要特別注意有否輕微症狀。     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教研中心 馬俊豪醫師

人物專訪 – 羽壇大衛 伍家朗

世界排名第16名,年22歲的伍家朗,於2015年香港公開錦標賽擊敗世界級球手林丹及周天成,更躋身四強在準決賽迎戰馬來西亞一哥李宗偉,摘下本港首面公開賽男單銅牌,成為炙手可熱的羽壇新星。 家朗跟一般小學生一樣,也有參加各類課外活動。出乎意料的是,羽壇新星伍家朗最初接觸的球類活動是乒乓球,機緣巧合之下,跟朋友去觀看羽毛球學界比賽,一看便愛上了,連當初最喜歡的乒乓球也都放棄了,三年級時轉學羽毛球。 啟蒙教練黃南華表示,欣賞家朗的集中力及自我要求很高,對於任何額外的體能訓練亦不會藉辭推搪。良好的記憶力亦是教練欣賞家朗的地方,當教練作技術性示範時,家朗亦能於短時間內掌握,勝過當年同期的同學。適逢黃教練當時亦希望能夠訓練到一位球員能夠代表香港,於是對家朗更加以悉心培訓。家朗亦不負眾望,於小學六年級時更奪得全港冠軍! 中一入體院,由前中國國家隊男單球員,現任香港隊男單教練劉志恆接手訓練家朗,劉教練認為家朗自身條件很好,各方面都比較適合打羽毛球,而且對打球的感覺節奏也比較好,另外一個特點是家朗比較冷靜,頭腦清晰度高,而且天資聰穎,學習能力強。 在與林丹對戰前家朗亦贏過不少獎項,直到得知對手是林丹時心情亦很緊張,賽前教練亦有與家朗一起看錄影帶研究,盡力發揮自己。家朗直言,知道與林丹對戰勝出後,腦內一片空白,需要時間消化。訪問過程中,我們發現家朗除了教練口中的冷靜沉着以外,還多了一份謙虛,當問及贏了林丹的心情,家朗以一句「都開心既」輕輕帶過,並表示覺得是林丹當天不是在最佳狀態,亦感謝對方對自己的稱讚。 (伍家朗與其啟蒙教練黃南華合照) 每位家長都會望子成龍,慶而家朗父母亦較開明,對於家朗中六後轉做全職運動員的決定亦表示支持,在贏了林丹的賽事後,家人對他的期望也沒有改變,因為他們知道太高期望就會對家朗造成壓力。當家朗於海外比賽時,他們都會透過電視或Youtube等媒體默默支持家朗,為他打氣鼓勵。相反,對自己要求甚高的家朗,會給壓力自己,期望能力及技術上有所提升,因為想爭取奧運入場卷,相信這也是每一位運動員的願望。 家朗認為要成為一個代表香港的羽毛球運動員要經歷很多失敗,是每個運動員都必須經過!但其實有失敗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會令運動員領悟不少道理,不會驕傲自大,更加珍惜成功的時候。對於在香港做全職運動員從政府獲得支持甚少,家朗表示慶幸自己成長的家庭美滿幸福,生活上亦無甚麼問題。反而黃教練指基於生活年代不同,當年他做運動員時物資比較匱乏,經濟是最大的負擔,他年少時亦要半工讀,下班後更要操練,因此政府的支持對運動員來說是很重要的。劉教練亦認為要在香港做全職運動員要面對不少難處,因為香港教育課程比較緊湊,學生們放學後要應付大量的功課,溫習測驗考試,又要在課餘時間參與訓練,因此運動員的家庭很多時在教育與運動中作選擇。 運動員生涯比較短,問及家朗對將來有何打算時,他不加思索地表示一定會繼續學業,重拾書本,修讀大學學位,心儀學系是心理學。至於會否當羽毛球教練,他不排除當中的可能性,亦可能是讀書時一個過渡期。 (左起:劉志恆教練、伍家朗、黃南華教練) 最後,家朗亦寄語現今香港的年輕人,應該要有積極的態度和有上進心,發揮自己所長,凡事都做到最好,因為沒有盡力而成,到將來成長後就會自食其果;劉教練認為年輕人應該多付出,不宜要求太多,宜努力貢獻社會;黃教練則寄語年輕人要有目標,不論在社會上擔當甚麼角色都要為自己的人生定下目標,例如運動員要在比賽中奪取冠軍或打破紀錄,都要不怕艱辛,憑毅力不屈不撓地朝著目標努力練習。他深信,這世上沒有長勝將軍,也沒有曾付出努力而永遠失敗的人﹗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有永不放棄的決心,成功就會在咫尺﹗ 「勝不驕,敗不餒」,贏了林丹不驕傲,輸了比賽不垂頭喪氣,反而更加努力,這正是年輕人需要學習的地方,亦讓我們明白只要有理想,才可以推動自己向前邁進。

資深大律師湯家驊 解構《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

香港政府於2014年6月18日向立法會提交《2 0 1 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更新香港的版權制度,確保制度與時並進,緊貼科技和海外發展。條例草案亦會新增多項版權豁免,以利便使用者合理使用版權作品。 不過,網民認為有關條例會令改圖、改編歌曲等二次創作受限制,有機會負上刑責而群起反對,並稱是次修訂為「網絡23條」。 《菁薈》邀請到資深大律師湯家驊為我們解釋《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內容,讓大家對相關條例有更深入的認識。   (一) 你點睇網民嘅返應? (二) 政府今次修訂,有冇回應網民疑慮? (三) 法律條文又多又複雜,會唔會唔清晰? (四) 4大原則先豁免,唔通每次有新嘢都要等立法? (五) 有網民要求加入公平使用原則,不過政府唔肯,其實係加得定唔加得? (六) 修訂之後會唔會成為政治打壓嘅工具? (七) 修訂真係加豁免咁簡單?   (八) 今次修訂有咁大風波係唔係因為政治因素? 統籌:太平山青年商會 拍攝及製作:JC Production (www.jaycproduc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