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談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年度報告
由於特朗普及中美新冷戰的緣故,筆者跟學生和朋友說到這年頭國際政治與香港政治終於難得可以接軌,毋須再分開對待。但那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尚未出爐,這邊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簡稱USCC)的年度報告已率先向北京開火,檢討一國兩制的情况,並要求重新審視美國予香港獨立關稅區及對港出口軍民兩用科技的政策,明顯地中美關係與香港事務已緊扣在一起。
(網上圖片)
筆者在明報〈丟掉幻想 準備鬥爭〉(2018年10月9日)一文中,已提到美國對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以及「軍民融合」深以為忌,擔心中國將高科技民用轉軍用,藉以挑戰美國的軍事領導地位,因此遏制中國的首務就是須防止高科技向中國「擴散」。無獨有偶,1992年通過的《美國-香港政策法》中所承認的香港獨立關稅區,讓香港可在美國出口管制下購買敏感高科技,正正觸及到這一緊要關節點上,給予中國可經由香港這「漏洞」來取得這些敏感技術的渠道,這本身已足以將香港捲入中美新冷戰的漩渦之中。
(網上圖片)
所以理所當然地,USCC報告有為了重新審視香港獨立關稅區之地位與政策,以及限制潛在軍用之高科技售到香港的作用,然而實際上,報告卻處處指向香港一國兩制的實行狀況,其內容及口氣似乎更傾向針對政治狀況,甚至有威脅修改《香港政策法》的意味。
報告的大意是在習近平的領導下,香港的自治權持續受到侵蝕,對言論和集會自由的挑戰亦與日俱增,同時也在不斷削弱香港的法律自主權,連剛發生不久的香港民族黨被禁和馬凱事件都有提及。當中對香港一國兩制的存續至為關鍵的主要有以下兩段:
“China’s encroachment on the territory’s political system, rule of law,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is moving Hong Kong closer to becoming more like any another Chinese city rather than a SAR with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moving Hong Kong closer to becoming more like any another Chinese city” 在港人眼中可能早屬事實,但對《香港政策法》卻至關重要,皆因《政策法》的存在意義正在於將香港區別於中國大陸,特別是香港的高度自治情況必須有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這一點實質上已觸及《政策法》的範疇,直接令特區的國際地位蒙上陰影。
第二段則是更明確地提及《政策法》,同時指出美國敏感技術出口到香港的前提是該地區與內地的分離/相異:
“U.S. policy toward Hong Kong, as outlined in the U.S.-Hong Kong Policy Act of 1992, underscores U.S. support for Hong Kong’s human rights, democratization, and autonomy under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framework. The preservation of Hong Kong’s way of life and maintenance of its status as a global financial and business hub help facilitate U.S. interests. U.S. 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the export of sensitive U.S. technology to Hong Kong are also predicated on the territory’s separation from the Mainland. In this light, the ongoing decline in rule of law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due to Beijing’s increasing encroachment on Hong Kong’s autonomy is a troubling development.”
簡單而言,美國(或至少是USCC)已將香港政治/自治、從美國進口敏感技術,以及香港作為全球金融和商業中心的地位與前景捆綁在一起,北京不能只選擇性地繼續保持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由香港進口敏感技術,卻又不保障香港人權、民主、自治與生活方式。
(網上圖片)
誠然,《政策法》以及美國近來行徑固然有「干涉香港事務」之嫌,但北京及港人也須了解西方(在香港)的存在不僅有助於香港國際化,也有助於維護這個國際城市的性質和正常運作─這是各國對一國兩制的原本共識和理解,也是讓香港和一國兩制存在下去的理由。如今香港回歸祖國,其實各國也理解香港須多護着國家利益,不過香港須同時照顧到西方與中國的利益這一點是沒有改變的,如果北京單方面改變固有共識,削減西方的利益與存在,則必會招致反彈,而這一點的偏離也是一國兩制近年變形又走樣的根本原因。
撰文:袁彌昌博士
政黨政策總裁及大學講師
英國雷丁大學戰略研究博士,倫敦經濟學院國際關係碩士,香港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學士。現爲政黨政策總裁,並於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任教。著有Deciphering Sun Tzu: How to Read “The Art of War”,其專欄文章定期於《明報》筆陣刊出。
November 11,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