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林心窗:思覺失調
最近流行曲也間中提及「思覺失調」,這個病好像是最近十年間才聽到。普遍印象都是發生在年青人身上,而只要接受治療,便可以痊癒……不過,究竟這個是什麼病呢?
簡單來說,這個病名是直接描述病人的病情。「思」是指思想、思考;「覺」是指感覺,包括聽覺、視覺、味覺、嗅覺和觸覺。「失調」是指失去調節,換句話說,可以是比正常過高或過低,甚至無中生有等等。
那麼「思想、思考」失調即是什麼意思?有些病人「思考、思想」失調,會把一些普通我們不會留意的事放大、敏感度提高:例如有位病人常常覺得街上行人對他的目光很不友善,被他們瞪著;在他身旁的卻說沒有。這是為什麼?有可能是病人對身邊的人的舉動敏感度提高了,街上那麼多人,總有機會和別人有眼神接觸吧。於是他便覺得是別人刻意望着他——病人會把這普通不過的事情套上特別的意義,而且通常都是誤以為是和自己有關的。
有些時候則是結論方面出錯了。另一位病人向我投訴説,街上的人都在説他的壞話。他聽到有人說「你就好喇」,認為別人暗示他「無需工作,靠別人養活,真好!」這個結論其實是他自己這麼想着,偶爾聽到無關的對話,便建基於毫無証據的基礎上,自動對號入座。
在正常情況下,當有聲音時,空氣會震動耳膜,觸動耳朵的小骨,最後刺激耳神經線。耳神經線便會把訉息傳到大腦,再分析數據,成為我們的聲音。「感覺失調」是大腦在沒有耳神經發放訉息下,誤以為收到訉息,覺得聽到真的聲音。這便是幻聽了。除了聽覺可以有幻覺之外,其他四感都可以有幻覺產生。以上兩類病癥均屬於陽性病癥。
除了思想和感覺失調外,思覺失調患者可能有性格的轉變。一些病人會續漸失去動力,不喜歡與人交往,甚至覺得別人對自己不利。有部份病人終日把自己關在房間,足不出戶,變成隱青一樣。這些便是陰性病癊。
為什麼過往的精神分裂症予人的印象欠佳,而思覺失調的形象又沒那麼負面呢?原來,除着醫學進步,針對此病症的藥物愈來愈有效,而副作用也大為減輕。再者,近年硏究指出,思覺失調原來愈早醫治前境愈好。由於市民對精神病的歧視慢慢減低,比過往更主動尋求治療,病人康復的情況自然大為改善。許多人即使患有思覺失調,除了定時服藥外,大致上和普通人沒有不同,依然可以正常上學、上班等等。逐漸地,市民便對這病症慢慢改觀了。
November 23,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