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療新景象 Archives - 太平山青年商會
48
archive,tag,tag-48,ajax_fade,page_not_loaded,,select-child-theme-ver-1.0.0,select-theme-ver-3.1,popup-menu-slide-from-left,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1.2.1,vc_responsive

理療新景象

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曲終人散 – 黃景培

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曲終人散,各個見經典場面如牛下女車神李慧詩「炒車」失獎牌,飛人保特輕鬆三連霸,菲比斯的中式拔罐痕跡等相信大家仍歷歷在目。 (網上圖片) 今天想分享的是中國女子羽毛球選手李雪芮於女單四強面對金牌選手西班牙的馬蓮,於比賽尾段受傷的一段小插曲。 有看直播的朋友們相信亦會看到,李雪芮在一次殺球單腳著地時,膝蓋明顯反屈了一下,而當時經過當地的醫生檢查後,李雪芮有意繼續比賽,但她感覺好像不行,要再由中國隊的隊醫去檢查,並疑似替她復位,再包上一個簡單的腳套而勉強地比完餘下的比賽。 當天於電視機面前觀戰的我,第一個反應是:她的十字韌帶好有可能斷了,怎樣可以繼續比賽呢? (網上圖片) 作為一個專業的運動團隊的軍醫,既要顧及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又要從運動員的健康作出取捨。如上例一樣,除非檢查上覺得十字韌帶沒有問題,否則其實棄賽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於大學上課時,運動物理治療科教授曾經談及過一個創傷的名稱:悲傷的三角(Unhappy Traid)。意思是在一次受傷中,令三樣膝蓋內的組織都受傷了,分別是,內側韌帶,前十字韌帶及內半月板。而受傷的過程通常是在腳掌釘死在地上時,上半身的轉動導致以上的受創。 學術上,十字韌帶是膝關節最常見的創傷性病患,十字韌帶可以於著地時如李雪芮般弄斷,亦可以於碰撞性運動時扭斷,於足球和籃球最常見。由於韌帶是不會自動癒合的,所以一般來說都會做手術去處理斷掉的韌帶。 (網上圖片)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將病人的大腿筋鍵作為代替品,移籍入病人的膝蓋內。 而通常,手術後大約六至八個月後,病人便可以恢復正常運動,當然,在康復期間,一系列的復康運動去鍛鍊大腿肌肉都是十分重要的,強化四頭肌肌肉力量,可以令膝蓋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減少,亦可令關節更快回復正常的活動水平。 現在,運動物理治療越來越普及,很多不同的運動都需要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專業知識去減低運動員的受傷風險,及於受傷後更快回復正常的比賽水平,奈何香港政府對運動項目的資助,是因應該運動的運動員於國際比賽上的成績去決定多少,所以不是每項運動的運動員都能接受專業的運動物理治療意見,希望日後香港每項運動都能夠有足夠的資源去發展,在亞運或奧運上取得好成績!     黃景培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 中山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針灸文憑 / 脊柱相關疾病診治證書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健身球教練證書

姿勢 – 黃景培

最近大熱的一款手機遊戲令街上比平日再多了一群低頭族,年齡層由八至六十八歲不等。海傍和公園熱鬧非常,尤如農曆新年的花市,更有市民為了「捉精靈」不惜工本走遍十八區。 大家手執手機玩得不亦樂乎,但玩得忘形之際,難免誤撞燈柱、玻璃門。但最大的問題,應該是長時間低頭望著手機而導致的肩頸問題;以前我們都會稱他為電腦肩,現在可以有一個新名稱:「精靈頭」! 長時間低頭,對頸椎及肌肉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勞損,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更令頸椎適應這個錯誤的姿勢而造成永久性的創傷。對日常生活習慣及各種運動造成不適,更有機會影響睡眠及工作,後果可以說是非常嚴重。 常見的頸部姿勢問題叫POKING CHIN,即下巴前傾;主要因為長時間望著電腦屏幕,令頸前肌肉放鬆,但頸後肌肉卻收緊,長時間相同姿勢令脊椎受傷永久性的病變,令頸椎第七節會異常突出,有機會影響上肢痲痺。如要改善下巴前傾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兩款運動,第一款運動為舒展運動,雙手放背後互相捉住,往後及下方拉扯,加上頭部微微向上昂,以改善頸椎突出或低頭族的問題。 長久下來,若下巴前傾如果變成習慣的話,就會變成上交叉綜合症,何謂上交叉綜合症?那就是前後肩頸肌肉的不平衡,導致長期性的姿勢不正確,而剛好是前後相對應的;太強太緊的前胸肌肉,太強的後頸肌肉,將肩膀拉向前旋,太弱的背肌及前頸肌肉令頭不自覺向前傾,形成圓肩及下巴前傾的問題,組合而成為上交叉綜合症。 另一款運動去改善這個問題的是:收下巴運動 這款運動主要是鍛鍊深層頸屈肌群,將較弱的前頸肌肉鍛鍊,改善壞姿勢。 除了用手機外,更加多人會因為工作枱上的姿勢,感到肩頸,甚至腰部疼痛,究竟怎樣才算正確的辦公桌的姿勢呢? 簡單來說,可以用三個90來說明;第一個90是手肘成90度屈曲,確保打字時肩膀不會因枱面太高而需要吊高手去打字 第二個90為腰腿角度,這樣就可以令腰部挺直,不會向前傾,造成寒背等問題。第三個90,是膝蓋保持90度,膝蓋保持90度加上腳掌到地,能夠確保座椅高度適中,不會吊腳或太矮導致腰腿不適。     黃景培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 中山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針灸文憑 / 脊柱相關疾病診治證書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健身球教練證書

肩周炎?五十肩? – 黃景培

最近,友人跟我談及他的肩膊常常出現痛楚,有些人說他是肩周炎,有些人說他是五十肩?以上這個情況可能你或多或少都會聽過?那到底肩周炎是什麼來的?是不是五十歲後才有呢?成因是什麼?可有預防方法? 每一次談及每一個身體部位時,我們都先要了解該關節。肩膀關節, (網上圖片) 其實並不是只有上臂骨,及肩關節,嚴格計:肩鉀骨和瑣骨都是肩關節成員之一,對肩膀的活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加上,肩膀關節其實是全身體關節中活動最靈活,容許最大幅度活動的關節,為了達成這個活動能力,肩膀關節的穩定性只是靠少許韌帶和許多肌肉筋腱組合而成,亦因為這個原因,令肩膀關節成為最容易受傷的關節之一。 所謂的「肩周炎」,亦有人稱為「五十肩」,其正確學名為—黏連性肩關節囊炎。引致痛症出現的原因有兩個︰ 一. 長期勞動肩關節,導致勞損,傷及筋腱,令筋腱產生黏連而引發問題。 二. 運動創傷,因痛楚而缺乏活動導致筋腱黏連而引發問題。 一般肩周炎分三期,起初痛楚比較劇烈,但活動幅度不受影響,第二期為冰封期,痛楚慢慢減少,活動幅度大不如前,而第三期則為舒緩期,活動幅度開始恢復,而痛楚亦不會增加。 (網上圖片) 遇上肩膀問題,最常見的疑慮是;究竟應否做運動,應否在痛楚的情況下繼續保持活動幅度呢?其實,我們想知道答案的話,首先要知道當時肩膀的狀態。譬如說肩膀是在冰封期,活動幅度明顯下降但痛楚不是太緊要的話,絕對需要多活動去活化關節。但如果在第一期時,太過痛楚的話,太多大幅度的活動反而會令肩膀筋腱傷上加傷,得不償失。 而從物理治療的角度,我們會先把肩關節上有炎症的地方舒緩,放鬆繃緊的肌肉,通過手法治療去把黏連的關節鬆綁,加上適當的運動指導,令患者盡快回復本身的正常活動能力。 總括來說,肩關節由於太靈活,而令受傷的機會增加,加上關節的四周是由肌肉包圍的,任何一組肌肉出問題亦會大大影響關節的活動能力,所以當肩膊受傷時,千萬不要猶豫,要及早求醫,拖得越久就會變成肩周炎或五十肩,到時候患者便需要更長時間才可以康復過來。     黃景培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 中山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針灸文憑 / 脊柱相關疾病診治證書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健身球教練證書

迪魁文氏症(俗稱媽媽手) – 黃景培

最近,有幾位女病人來求診,不約而同地痛症問題都發生在大姆指筋鍵上。這種情況我們俗稱為「媽媽手」,學名是不狹窄性腱鞘炎(De Quervain Syndrome)。單從名稱,很多人以為這情況只會發生在媽媽身上,但最近來求診的女病人,年齡層卻由剛出踏入社會工作的年青人,年約三十的新任媽媽,五十來歲主婦,以至七十多歲的婆婆都有。 你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什麼患上「媽媽手」的女士的年齡層會這樣廣?答案揭曉前,讓我們先了解為什麼狹窄性腱鞘炎會被稱為「媽媽手」。原來亞洲女士普遍體形比歐洲女士偏細,抱嬰兒通常會用大姆指與食指之間的虎口位去抱住嬰兒的腋下位置(如右圖),長時間重複進行此動作令大姆指筋腱受損,發炎而產生狹窄性腱鞘炎,因此就有「媽媽手」這個稱呼。 但實際上,除了抱小孩外,用滑鼠,拿重物等都會引致相同問題,所以這個「媽媽手」這個痛症就有機會出現在不同年齡層的患者身上。 你又可能會追問,為何好像女性特別容易患上這個問題?由於一般男士肌肉耐力及力量較女士強,所以勞損機會較低,所以這個問題大多數都出現在女士們身上。 如果檢測自己有沒有患上狹窄性腱鞘炎,方法很簡單,先將手肘伸直,把大姆指放進拳頭裡(如右上圖),然後將拳頭向尾指方向拉(如右下圖),如果感覺到劇痛的話,就很有可能患上狹窄性腱鞘炎了。 而媽媽手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相當之大,簡單如用茶壺斟茶,扭毛巾等動作都做不來;情況嚴重的話,連想動一下隻大姆指都感到困難及痛楚。 一般處理方法首先都是吃消炎止痛藥,常拉筋及進行熱敷,以放鬆大姆指筋腱,如得不到好轉的話就應該去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協助,用超聲波及衝擊波儀器去加速康復及消炎。若果到最後依然無法改善問題的話,醫生很有可能會建議病人打類固醇針。 很多病人,每每將康復的責任完完全全的交給醫生或治療師,其實這是錯誤的,首先於治療期間,病人必需要根據醫生或治療師的指示進行一些舒緩伸展運動。還有,一些不良的姿勢或習慣亦需要改變,以避免長期勞損而引致的病患。     黃景培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 中山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針灸文憑 / 脊柱相關疾病診治證書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健身球教練證書

手機綜合症 – 黃景培

最近聽說過一個笑話:有人說如果被賊人搶劫時,甚麼也可以給他,唯獨是手提電話不能給他。足以證明手提電話於現代人生活中佔據了何等重要的地位。曾經有病人向我說,他每天觸摸手提電話的次數遠比觸摸妻子的次數多。當大家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看到大部份人都在低頭望手機的時候,其實身體各部位都會因此而患上各樣問題。 最常見的問題出現在頸椎,長時間低頭會加重頸部肌肉的拉扯及頸椎所承受的下墜力,如圖中所見,如果我們慣性將頭向前傾造成不良姿勢的話,對於頸部的負擔大概比正常重3倍有多。 頸椎姿勢不良,除了加重肩頸負擔外,還會引發很多頸椎病問題;如椎間盤突出或神經根頸椎病變等,可說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頸椎病變,可以引發很多大家想像不到的問題,簡單如面部痲痺,頭暈頭痛都有機會和頸椎問題有關。 一般情況下,患者向醫生求診時,醫生都會建議病人接受X光檢查,看看頸椎結構有沒有大問題,如有骨刺或椎間盤突出等容易用肉眼看出的主要問題,如果患者症狀較嚴重,如長時間痲痺等則有可能要接受磁力共振檢測,去了解神經線有沒有被躋壓而影響相對應的身體部位。 在治療的層面上,一般我們會以超聲波治療去減輕發炎的情況,用干擾波去減輕痛楚及放鬆肩頸的肌肉;如果發現有神經線受壓而影響上肢的話,我們亦會以牽引治療去令頸椎之間的罅隙擴大,減輕對神經線的壓力從而減輕症狀。如果患者情況得以舒緩,治療師更可以用手法治療,去緩解相對應繃緊的頸椎小關節,令頸部活動能力及幅度加大,令患者於日常生活上更少阻礙及限制。 如果大家現在並未有任何頸椎病問題,但發現長時間把玩手機後感覺肩頸酸痛的話,可以嘗試以下介紹的小運動,去鬆弛後頸小肌肉及保持良好的頸部姿勢; 收下巴運動(Chin tuck exercise) 將下巴向後收,感覺好像要弄出一個雙下巴,額頭千萬不要向下,要保持眼望正前方,當頸部位置近髮腳水平感到有拉扯感覺,維持30秒,重覆5至7次,可以幫助改善壞姿勢並拉鬆頸部深層肌肉。     黃景培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 中山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針灸文憑 / 脊柱相關疾病診治證書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健身球教練證書

足底筋膜炎 – 黃景培

足底筋膜炎,相信大家都唔會對呢個名詞感到默生,但大家又對佢有幾多了解呢? (網上圖片) 足底筋膜炎的徵狀主要係起床時落地腳跟位置刺痛,活動一會兒痛楚減輕,而每當長時間活動或運動時痛楚都會逐漸增加。 對於足底筋膜炎的徵狀,相信大家都沒有太大的意見分歧,但對於其成因及處理手法,就存在著很多不同的說法及理論。 先講足底筋膜炎的成因,一般理論所說,長期站立,走路等令腳跟負荷的動作,令足底筋膜勞損,是最主要的成因。而過重的身體重量,扁平足,小腿及足底的肌肉太繃緊,亦是其中的風險因素。而最近有研究指出,原來鞋的選擇亦是其中一項會影響足底筋膜炎的因素。 網上圖片 如果要你在三秒內回答究竟哪款鞋最能夠避免患上足底筋膜炎,我相信十居其九會回答有氣墊的波鞋。因為一般人都相信,有氣墊的鞋能夠減低站立或走路時對腳底的撞擊力,減輕腳跟的勞損。很可惜,這個說法並不全面;首先,我們要清楚知道,要增加足底筋膜的拉扯,只要把腳趾公向上翹起就可以,而大部份的波鞋都會有一定的鞋頭翹度(TOE SPRING),方便大家走路或跑步時更省力。但若果長時間穿這類鞋站立的話,表示足底筋膜長時間處於拉扯狀態,變相加速足底筋膜炎的風險。反之,穿平底鞋或赤腳的時候,腳尖反而更容易著地,腳底肌肉更能發揮其保護足底及足弓的功效,減底足底腳跟所承受的壓力。 當然,你亦會遇過很多人說,不穿厚底氣墊鞋便很容易感到不適及痛楚,這是因為他們站立時,重心偏向後方,形成腳跟位置受壓太大所引致,加上腳掌已適應了該鞋款的弧度所以才感覺舒適,但其實對足底筋膜炎的病情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除了鞋款,最近亦有研究指出足底筋膜炎其實是足底深層肌肉屈趾短肌的筋腱問題,而不是足底筋膜的問題,所以,有一部份足底筋膜炎患者,能於腳底按摩後得到明顯改善,其實是因為腳底肌肉得以鬆弛,減輕其症狀。 當了解足底筋膜炎的成因後,就是討論治療方法的時候;很普遍的治療足底筋膜炎的方法包括:冰敷,拉筋,物理治療,加鞋墊,穿氣墊鞋,打類固醇針等等。不過很多時候治療的效果並不顯著,原因是以上所談及的治療並沒有針對病因去處理,所以最多只有短暫性的效果而得不到永久的根治。 要徹底根治足底筋膜炎,有以下幾個要點: 1)穿鞋頭翹度低的鞋,減低對足底的拉扯力 2)多練習赤腳活動,令腳掌骨更靈活,幫助舒減壓力 3)站立時重心移向腳掌中心,不要讓腳跟受太大壓力 4)用拉筋的方法鬆弛小腿肌肉並增加腳掌活動能力 5)練習腳底小肌肉力量,減少腳底筋腱退化的速度 網上圖片 總括來說,足底筋膜炎是一個十分難處理的問題,由於成因有很多,總不能一概而論,要經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檢查後才可有更仔細的病因分析,再作出相對的治療及護理,令病情得以舒緩及解決。     黃景培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 中山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針灸文憑 / 脊柱相關疾病診治證書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健身球教練證書

髂脛束綜合症 – 黃景培

上一次談及盤骨錯位與坐骨神經痛的關係,而今次繼續將重點放在下半身,適逢香港每年一度的馬拉松盛事渣打馬拉松剛完結,今次先談一談一項越來越普遍的傷患:髂脛束綜合症(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首先,髂脛束是一幅包圍大腿的深層筋膜,位置於大腿的外側,功用是連接大腿外側的幾塊肌肉,於大腿活動時把大腿肌肉與脛骨連接起來。 髂脛束綜合症患者的問題並不是於大腿上,而是於外側膝蓋關節處,原因很簡單,剛談及髂脛束連接大腿和脛骨,當我們的膝蓋屈曲時,髂脛束會向後移而與股骨外髁磨擦,如果髂脛束過份繃緊,會令磨擦力增加,膝蓋外側便會感到痛楚。 長跑運動員常跑斜路或樓梯,都是形成這個問題的主要成因;因為於落斜和落樓梯時,大腿外側的肌肉要更用力去保持平衡及發力前進,令磨擦力度加大,更容易造成發炎等問題。如果大家於落樓梯或斜坡時,感到外膝痛,而痛楚並不是於膝蓋內部發出的話,便有可能是髂脛束綜合症問題。 一般治療髂脛束綜合症的方法,主要是幫助膝蓋痛位消炎,經醫生處方的消炎藥或物理治療的超聲波都能夠達到消炎的效果,而現在很流行用俗稱狼牙棒的FOAM ROLLER去壓鬆髂脛束,不過,其效果卻是很短暫性的,原因是患者未能找到痛楚根源,而錯壓患處。 上文提及,髂脛束根本不是一塊肌肉,只是一塊連接肌肉的筋膜,所以一般人若果用狼牙棒壓髂脛束,能夠放鬆的大多都是股四頭肌的股外側肌群,反而對髂脛束的舒鬆作用不大。 要放鬆髂脛束,先要了解其結構,髂脛束所連接的肌肉,分別是臀大肌,臀中肌及闊筋膜張肌,位置分別於臀部及臀部外側位置,所以真正能夠舒鬆髂脛束的方法,是壓臀部肌肉或臀部外側肌肉,而拉筋亦可以有效放鬆肌群,減低患上髂脛束綜合症的風險。 如果不幸患上髂脛束綜合症,而又希望繼續練習及比賽,又可以怎樣做呢?首先,於每次跑步練習後,都用冰敷膝外側的疼痛位,減低發炎的情況;加上按壓,熱敷及拉筋,保持臀部及大腿肌肉舒鬆,減少髂脛束的繃緊,防止膝外側的磨擦。如果堅持於痛楚期間仍然要訓練及比賽,可以選擇使用現時十分普及的彈性運動貼布去減輕髂脛束的繃緊和保護傷患的地方,舊式的貼布方法是用沒有彈性的白膠布,打橫壓住大腿外側肌群去卸力(圖一),好像網球肘的護肘一樣;而新式彈性運動貼布(圖二)能夠幫助肌肉的活動,同時保護發炎位置免受更嚴重的傷害,一舉兩得。   圖一 圖二 黃景培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 中山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針灸文憑 / 脊柱相關疾病診治證書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健身球教練證書

坐骨神經痛 – 黃景培

坐骨神經痛,這個詞語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但事實上大家又真正了解多少呢?首先,坐骨神經是指一條由腰椎第四節至骶骨第三節的脊椎神經所組合而成的神經線,影響範圍包括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及腳掌都有;基本上約70-80%的腰骨痛,都被界定為坐骨神經痛,原因是這條剛剛提及的大神經線,確實是下半身的一條非常重要的神經線。 (網上圖片) 坐骨神經痛這麼常見,正是因為這條神經線又粗又長,遍佈下半身,所以這條神經線經過的地方如果出現問題而影響到神經線的話,我們都會稱之為坐骨神經痛,所以一般來說,椎間盤突出,腰椎狹窄症,退化錯位都是常見的腰椎引致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另外,臀部的肌肉發炎,俗稱梨狀肌綜合症,都是引發坐骨神經痛的原因之一。 而是次專題將集中分享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會較少注意到的情況 — 盤骨問題引發坐骨神經痛。 骶髂關節錯位,即盤骨錯位,於現今都市人之中十分常見,原因是現在大部份人生活都離不開電腦,因此坐著的時間絕對比站立或走動的時間長;而在坐著的時候,兩邊盤骨所承受的重量是最大的,日積月累便會做成勞損,情況嚴重者可能導致盤骨錯位引發坐骨神經痛。那麼,一般坐骨神經痛與盤骨錯位的痛有什麼分別?而患者又如何區分兩者? 首先,造成盤骨問題的主要元兇是坐姿,如果坐著是比較辛苦的,很大機會是盤骨問題,反之如果站立或走路時感到不適,則大機會牽涉到脊椎骨。通常脊椎問題的反射痛,會出現於大腿後側一直落至腳趾;而盤骨問題的反射痛,則由大腿外側向下伸延至前側小腿,近足三里位置。而從一般脊椎活動情況,亦可加深患者對問題根源的了解;如果患者的彎腰及向後坳腰比較辛苦或有痛楚,問題來自脊骨的機會比較大,如患者的左右轉腰比較差或有痛感,盤骨出問題的可能性會比較大。而盤骨錯位亦會導致俗稱長短腳的情況,嚴重的可能會影響脊骨,盤骨,膝關節及足踝於日常生活上的動作,繼而影響其他運動和工作上的表現。 一般情況下,患者病發後往醫生處求診,醫生都會要求病人拍x光照片,從而了解患者的脊椎健康情況,再決定進一步治療方法。經過檢查後,如發現問題出現於盤骨,包括錯位,關節繃緊或肌肉過緊等的話,都可以經由物理治療的方法去舒緩患者的痛症。 在治療盤骨問題上,物理治療主要利用牽引治療法,超聲波治療等來減輕患者腰椎的壓力,鬆弛肌肉,減低神經線所受的壓迫,舒緩病情,加上近年引入的衝擊波治療,更針對患者的深層肌肉進行治療。另外,配合物理治療師的手法治療把錯位的盤骨復位,都能夠幫助患者減輕痛楚。當然,康復後不可以鬆懈,要勤做肌肉鍛鍊運動去強化脊椎核心肌肉力量,鞏固腰部,防止再受傷。     黃景培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 中山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針灸文憑 / 脊柱相關疾病診治證書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健身球教練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