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ober 31, 2018
杏林心窗:在急症室生涯的點滴
在公立醫院工作多年,在醫院裏,時常經歷許多人生的悲歡離合。
曾經在公立醫院急症室工作,工作壓力十分沉重。 別以為身為精神科醫生,便會像電影中的精神科醫生般, 擁有無敵大海景辦公室,另有一張長長的安樂椅給病人細數心事。 事實上,我們的工作感覺和急症室更加接近!每天早上, 先集合當天需要精神科醫生咨詢的病人個案, 把每一位病人按緩急先後及複雜程度分類, 然後把這些咨詢分派給適當的醫護人員作出處理及跟進。跟着, 便根據手上的病人的所在位置編排行程, 令我們走動的距離減至最少,以達致用最少時間看最多病人的目的。
記得我頭一天在伊利沙伯醫院上班,還穿着優雅的皮鞋來工作。 不消一天,便知道這是錯誤的決定。 因為每天都要從十一樓頂樓走到地牢,還要穿過不同的大樓, 有時還需要來回數遍呢!這樣工作,對我來說也有好處, 就是在工作的時間同時做了帶氧運動,身體也變得更健康了。
雖然工作辛苦,卻令我接觸到很多特別的個案。
有一次,有一位少女服用藥物自殺,根據估計, 她可能服用超過300粒。當然她昏迷不醒,需要抽血作身體檢查。 我如常地查看病人記錄時,偶然看見她抽出來的血竟然是藍色! 原來,服用過量的某些藥物, 令她的血紅素變成另一種帶藍色和啡色的化合物,並無法運載氧氣。 當然病人非常危殆,徘徊在生死邊緣了。幸好,經過醫䕶悉心護理, 終於從鬼門關走回來。
她醒過來之後,我再細心查問她自殺的原因。 原來她的男朋友想和她分手。她知道後傷心不已,悲從中來, 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便決意輕生。她和我說的第一句說話, 便是問我她的男朋友可有來探過她?我說沒有。 然後她把她的男朋友的電話號碼給了我,並請我打電話給他。 我嘗試打電話給她的男朋友,電話接通了, 我立即告訴他病人的情況。她的男朋友冷漠地回覆, 說以後不會再見她,請她死了心吧。
我把他的回覆轉告病人,病人當然十分傷心。經過多次的勸解, 她終於明白,若以死相脅,只會讓對方更害怕,效果適得其反。 最後,她答應我會重新振作,再活出精彩人生。
精神科醫生的生涯中,我每天就像看無數本人生的小說,有喜有悲, 百感交集。
撰文:陳蔓蕾醫生
現為精神科專科醫生,擁有超過20年的精神科經驗。她曾服務於不同醫療機構,接受過多種精神科專業培訓。她曾任榮譽香港大學助理教授、香港精神科醫學院榮譽臨床導師,為醫生提供專科訓練。亦多次被邀請到電視台及雜誌接受訪問和演講嘉賓。
診所網站:https://mindhealth.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