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薈2025 Ep.4 Archives - 太平山青年商會
549
archive,category,category-2025-ep-4,category-549,theme-stockholm,woocommerce-no-js,ajax_fade,page_not_loaded,,select-child-theme-ver-1.0.0,select-theme-ver-3.1,popup-menu-text-from-top,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1.2.1,vc_responsive

菁薈2025 Ep.4

菁薈2025 Ep.4 退化性膝關節炎

『退化性膝關節炎』 膝關節健康對於長者很重要,現時香港人口老化日趨嚴重,長者常見的疾病愈見普遍,當中退化性膝關節炎是其中一個十分影響長者生活質量的疾病。它是一種慢性、退化性的關節疾病,由於膝部最常受力及活動,膝關節是骨關節炎的好發部位。膝關節炎常見的病因有肥胖、長期不正確的活動姿勢、保護關節的肌肉及筋腱疲弱、受嚴重的關節損傷及骨質疏鬆等。而膝關節炎最為常見的症狀是疼痛,這種疼痛通常在晚間、陰雨天、天氣轉冷、過量運動時加重。膝關節炎發展日久,更會出現關節僵硬、變形、大腿肌肉萎縮等。 在中醫上「痹證」、「骨痹」的範疇。此病是由於正氣不足,肝腎虧虛,風、寒、濕、熱邪氣乘虛侵襲,注於經絡,留於關節而發。中醫治療此病的方法多樣,常見的包括內服中藥、針灸、推拿、中藥薰洗等。以下介紹的穴位和拉伸動作,方便患者於家中自行按摩和拉伸,有助舒緩膝關節炎帶來的疼痛。 每次拉伸20秒,可拉3-5組 1.拉伸股四頭肌   2.拉伸腰大肌

菁薈2025 Ep.4 AI新世代:零編程也能創造軟件

在這個千變萬化的AI新世代,科技發展可謂日新月異。今天,我想為讀者帶來一個全新的驚喜。過去,我們經常討論如何運用AI創造文字、故事、文案,或是生成圖片、影片等。而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紹的是如何利用AI創造各種遊戲、系統平台等數碼產品。 人人都能成為程式開發者 對熟悉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讀者來說,您可能知道各種LLMs都具備協助用戶編寫程式碼的能力,當然各有所長。不過,許多人誤以為AI編程只對專業程式員有用。事實上,AI技術已發展到一般用戶也能透過它編寫程式碼,創造出心目中的軟件及系統,而且操控性極高。 全新AI編程平台 現時市場上有不同平台提供這類AI功能,例如Base44、Replit等。筆者親身試用過這些平台,效果相當出色。您只需清晰建立整個用戶流程(User Flow),告訴AI您想要的功能和預期結果,AI便會為您編寫程式碼,甚至提供即時預覽。如今,即使完全沒有編程基礎,也能完成一個可行的系統。 無需編程,但需基本概念 相信讀到這裡,大家已躍躍欲試。但我必須提醒各位,雖然這類平台不要求用家懂得編程,但用家至少需要理解編程的基本知識。 等等,剛才不是說不需要懂編程,現在又說需要基本知識?為何呢? 這是因為編程本身有其結構,而這類平台都有一定限制,例如它們不會自動為您添加圖片,或在特定位置存取文件。用戶需要手動在代碼中尋找相關位置進行修改。不過各位放心,這種程度的操作,試用幾次後便能掌握。因此,對於零基礎編程的人士來說,這確實是進入軟件開發世界的絕佳選擇。

菁薈2025 Ep.4 《香港世一女拳擊手》

【從大提琴到拳擊:人生的轉折點】 問:你曾學習大提琴並考獲八級資格,後來卻選擇走上一條與藝術截然不同的拳擊之路,這個人生轉折點是如何發生的?這段經歷對你的性格塑造有什麼影響? 答:我成功考獲大提琴8級資格後,其實就沒有太多接觸音樂了。讀書時期練琴是因為父母期望我走音樂路,但那並非我最有熱情的地方。直到大學,我和朋友一起去拳館學kickboxing和拳擊,才找到真正喜歡的東西。我原本就不是文靜的女生,性格好勝,反而覺得拳擊很適合我,讓我變得更加堅強與果敢。 【成長與蛻變:從新手到拳后】 問:回想你初接觸搏擊時的自己,與今天站在世界擂台上的拳后相比,你覺得自己最大的成長是什麼? 答:最大的成長是自律與獨立。拳擊不只是比賽那一刻,而是整個生活:作息、飲食、訓練都要高度規律。每個細節都會在擂台上反映出來。這些年我學會了承擔,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關鍵時刻:疫情下的職業首戰】 問:你曾參加多場業餘賽事,2022年轉為職業拳手,那個轉變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答:最難忘的是2022年8月的職業首戰。當時香港疫情嚴重,幾乎沒有比賽機會,所以一開關我就飛去泰國參加第一場職業賽。那是我從業餘轉職業的第一步,比賽節奏更貼近我平常的訓練風格。我感到自己衝破重重障礙去追夢,意義重大。 【低潮與堅持:撐過想放棄的時刻】 問:你曾經歷過低潮期與連敗,甚至一度想引退,是什麼讓你繼續堅持下去? 答:相信每位拳手都經歷過低谷,我也一樣。有時會懷疑是否該放棄,但冷靜下來想,如果現在就退役,那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費了?我還想繼續,還想回應身邊支持我的人,所以選擇堅持下去,直到我對自己有一個交代。 【甜笑與強悍:你笑著出拳的秘密】 問:你總是笑著上擂台,這種「甜笑與強悍」的雙重性格是天生的嗎? 答:其實我訓練時反而很認真,但一上擂台就會笑容滿面。我享受比賽,享受這個舞台。「Train hard, fight easy」是我的信念。當你被擊中,事實已定,但你可以選擇如何面對。我選擇笑著還擊,這是一種心理暗示,也是一種力量。 【進攻就是態度:不求點數,只求KO】 問:你以進攻型打法著稱,這是否也反映了你面對人生的態度? 答:我一向追求KO,性格比較急,不喜歡拖泥帶水。點數勝出有太多主觀因素,KO比較直接、明確。我不一定是很主動的人,但一旦有了目標,就會堅決地衝過去,這和我的打法一樣。 【靠自己撐起夢想:拳擊與工作的雙重壓力】 問:你曾自費出戰海外比賽,還要兼顧工作與訓練,這段「靠自己」的經歷對你有什麼啟發? 答:直到現在,我仍是自費出賽,同時上班與訓練,非常疲勞。拳手要自律,時間管理很重要,要安排好訓練、進食與休息。教練只能訓練你幾小時,其他時間靠自己。尤其像賽前控制體重,拳手有責任在過磅前達標,這靠的就是長時間的自律與紀律。 【世界冠軍不是終點,是下一個目標的起點】 問:你已奪下WIBA世界金腰帶,但你說這還不是最終目標,為什麼? 答:每一個階段我都會設定新的目標。拿下WBC亞洲冠軍後,我就告訴自己要成為世界冠軍。2024年達成了這個夢想後,我又訂下要挑戰四大拳擊組織金腰帶的目標。因為有目標,才有方向,才不會迷失。 【給年輕人的話:潛能來自堅持與挑戰】 問:對於仍在追夢路上的年輕人,你有什麼話想對他們說? 答:不要害怕失敗,也不要害怕嘗試。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我也沒想過會堅持格鬥技十多年,但就是日復一日地努力。成果也許不會馬上出現,但只要你不放棄,那一天一定會來。我不是天才,也不是幸運的人,只是一直迎難而上。  結語:她用拳頭打開世界,也用笑容照亮夢想 楊曉茹的故事證明,堅持與自律可以戰勝資源的限制,只要你願意全力以赴,夢想從來不是遙不可及。擂台上,她笑著出拳;人生中,她勇敢迎戰。她不是天生的冠軍,而是一步一步打出來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