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薈2025 Ep.4 《香港世一女拳擊手》
【從大提琴到拳擊:人生的轉折點】
問:你曾學習大提琴並考獲八級資格,後來卻選擇走上一條與藝術截然不同的拳擊之路,這個人生轉折點是如何發生的?這段經歷對你的性格塑造有什麼影響?
答:我成功考獲大提琴8級資格後,其實就沒有太多接觸音樂了。讀書時期練琴是因為父母期望我走音樂路,但那並非我最有熱情的地方。直到大學,我和朋友一起去拳館學kickboxing和拳擊,才找到真正喜歡的東西。我原本就不是文靜的女生,性格好勝,反而覺得拳擊很適合我,讓我變得更加堅強與果敢。
【成長與蛻變:從新手到拳后】
問:回想你初接觸搏擊時的自己,與今天站在世界擂台上的拳后相比,你覺得自己最大的成長是什麼?
答:最大的成長是自律與獨立。拳擊不只是比賽那一刻,而是整個生活:作息、飲食、訓練都要高度規律。每個細節都會在擂台上反映出來。這些年我學會了承擔,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關鍵時刻:疫情下的職業首戰】
問:你曾參加多場業餘賽事,2022年轉為職業拳手,那個轉變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答:最難忘的是2022年8月的職業首戰。當時香港疫情嚴重,幾乎沒有比賽機會,所以一開關我就飛去泰國參加第一場職業賽。那是我從業餘轉職業的第一步,比賽節奏更貼近我平常的訓練風格。我感到自己衝破重重障礙去追夢,意義重大。
【低潮與堅持:撐過想放棄的時刻】
問:你曾經歷過低潮期與連敗,甚至一度想引退,是什麼讓你繼續堅持下去?
答:相信每位拳手都經歷過低谷,我也一樣。有時會懷疑是否該放棄,但冷靜下來想,如果現在就退役,那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費了?我還想繼續,還想回應身邊支持我的人,所以選擇堅持下去,直到我對自己有一個交代。
【甜笑與強悍:你笑著出拳的秘密】
問:你總是笑著上擂台,這種「甜笑與強悍」的雙重性格是天生的嗎?
答:其實我訓練時反而很認真,但一上擂台就會笑容滿面。我享受比賽,享受這個舞台。「Train hard, fight easy」是我的信念。當你被擊中,事實已定,但你可以選擇如何面對。我選擇笑著還擊,這是一種心理暗示,也是一種力量。
【進攻就是態度:不求點數,只求KO】
問:你以進攻型打法著稱,這是否也反映了你面對人生的態度?
答:我一向追求KO,性格比較急,不喜歡拖泥帶水。點數勝出有太多主觀因素,KO比較直接、明確。我不一定是很主動的人,但一旦有了目標,就會堅決地衝過去,這和我的打法一樣。
【靠自己撐起夢想:拳擊與工作的雙重壓力】
問:你曾自費出戰海外比賽,還要兼顧工作與訓練,這段「靠自己」的經歷對你有什麼啟發?
答:直到現在,我仍是自費出賽,同時上班與訓練,非常疲勞。拳手要自律,時間管理很重要,要安排好訓練、進食與休息。教練只能訓練你幾小時,其他時間靠自己。尤其像賽前控制體重,拳手有責任在過磅前達標,這靠的就是長時間的自律與紀律。
【世界冠軍不是終點,是下一個目標的起點】
問:你已奪下WIBA世界金腰帶,但你說這還不是最終目標,為什麼?
答:每一個階段我都會設定新的目標。拿下WBC亞洲冠軍後,我就告訴自己要成為世界冠軍。2024年達成了這個夢想後,我又訂下要挑戰四大拳擊組織金腰帶的目標。因為有目標,才有方向,才不會迷失。
【給年輕人的話:潛能來自堅持與挑戰】
問:對於仍在追夢路上的年輕人,你有什麼話想對他們說?
答:不要害怕失敗,也不要害怕嘗試。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我也沒想過會堅持格鬥技十多年,但就是日復一日地努力。成果也許不會馬上出現,但只要你不放棄,那一天一定會來。我不是天才,也不是幸運的人,只是一直迎難而上。
結語:她用拳頭打開世界,也用笑容照亮夢想
楊曉茹的故事證明,堅持與自律可以戰勝資源的限制,只要你願意全力以赴,夢想從來不是遙不可及。擂台上,她笑著出拳;人生中,她勇敢迎戰。她不是天生的冠軍,而是一步一步打出來的傳奇。
August 9, 2025